产品中心
Fire Products Center
免费服务热线
400-688-2864
产品详情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干货,现如今为保护一些不能用水扑救的防护区,避免火灾造成财产损失以及设备的损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已经被广泛的使用。如常见的计算机房、数据中心、汽车实验室、配电房、档案馆、高低温环境仓、锂电池储能集装箱、新能源充电桩、清洁厂房等重点场所,也可用于其他一些易燃易爆的危险场所,如煤粉仓、喷漆生产线、涂布机车间、印染厂、超声波清洗机、喷粉房等。接下来我们从设计规范、实际案例、产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相关注意事项五个方面来详细介绍一下!
一、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是集气体灭火、自动控制及火灾探测等于一体的现代化智能型自动灭火装置,常见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为全淹没式灭火,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的设计规范是如何要求:
根据GB50370《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及GB50263《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对系统设计及产品标准规范的要求,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8%;油浸变压器室、带油开关的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9%;图书、档案、票据和文物资料库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10%。该系统装置设计先进、性能可靠,操作简单,环保良好等特点。
针对该档案室的平面图纸,可以看到我们的工程师已经对柜体置放处进行了设计,一般柜体都是放置于墙角或者墙边,不影响工作人员日常的作业,也不影响火灾发生时紧急疏散通的逃生。道根据GB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我们需确保以喷头为圆心直径1m范围内没有遮挡物及柜式七氟丙烷灭火装置均匀分布,该项目便是按照规范要求设计的。最后我们看下完工的现场以及整个项目大致的报价组成。
二、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产品介绍
刚刚上面我们这个档案室用的柜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那么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是不是只有柜式的呢?当然不是,根据其装配的形式,还有管网式、悬挂这两种。
1、管网式七氟丙烷
管网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平时放置在专用钢瓶间内,通过管网连接,在火灾发生时,将灭火剂由钢瓶间,输送到需要灭火的防护区内,通过喷头进行喷放灭火。有自动、手动、机械应急手动和紧急启动/停止四种控制方式。按规范和现场情况又可分为单元独立系统和组合分配系统两种组成方式。
(1)单元独立系统是指由一套灭火剂储存装置对应一套管网系统,保护一个防护区域的构成形式。
(2)组合分配系统是指由一套公共的灭火剂储存装置对应几套管网系统,一般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防护区采用一套灭火系统,保护两个或两个以上防护区域的构成形式,通过管网输送到各个防护区。
管网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大多用于一些政府机关单位、学校、写字楼、酒店的档案/资料室和数据中心,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检测机构的汽车实验室以及工业机械设备制造行业的高低温环境仓等。
2、悬挂式七氟丙烷
悬挂式七氟丙烷灭火装置是将贮存容器、容器阀、喷头等预先配置成独立的可悬挂安装或者固定于墙壁上的,火灾发生时可自动或手动喷放灭火剂的一类装置。根据其启动方式可分为电磁型和温控型两种:
(1)温控型:火灾温度达到预设定温时(一般为68℃)可自动启动喷放,不需外配置报警系统。
(2)电磁型:利用一些火灾探测元件和气体灭火控制器等组成的集火灾探测、报警和灭火功能于一体的灭火装置。
由于柜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体型小,且是直接置于防护区内,因此可以用来保护防护区少或者防护区之间相隔比较远的场景,主要用于针对性的单独防护区保护,而管网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压力大,覆盖面积广,能同时保护2-8个防护区,因此可以用来保护防护区数量多且密集的场合,而悬挂式主要适用于小型防护区,安装最为方便,工程量也是最小的,综上所述,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两种类型各有所长,我们可以根据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的类型。
三、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灭火原理
1)化学抑制:七氟丙烷灭火剂能够惰化火焰中的活性自由基,阻断燃烧时的链式反应;
2)冷却:七氟丙烷灭火剂在喷出喷嘴时,液体灭火剂迅速转变成气态需要吸收大量热量,降低了保护区内火焰周围的温度;
3)窒息:保护区内灭火剂的喷放降低了氧气的浓度,降低的燃烧的适度。
四、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使用注意事项
1、本品适用环境温度为:-10℃~50℃,相对湿度≤95%(40℃±2℃)。
2、保护区域的空气中不得含有易爆、导电尘埃及腐蚀部件的有害物质,否则必须予以保护,系统不得受到震动和撞击。
3、灭火系统喷射灭火剂前,所有人员必须在延时期内撤离火情现场,灭火完毕后,必须首先启动风机,将废气排出后,工作人员方可进入现场。
4、按照规定,消防气瓶必须每三年进行一次检测充装,每月例行检查一次灭火剂气瓶和驱动气瓶的压力表是否在绿区的正常工作区间内,如在红区请速与我司联系;瓶组及框架的固定和管道也需要同时进行检查。
5、每季度需要找专业的消防公司对电磁型驱动模拟动作、管道及分配系统、喷嘴及报警系统定期检查和保养。
6、设备启动释放灭火剂后,应立即通知我公司对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进行全面检修和补充药剂,进行检查复位后,正确安装,连接牢固可靠,方可继续使用。
供水、用水应按照使用用途、付费或管理单元,分项、分级安装满足使用需求和经计量检定合格的计量装置。
3.4.2 给水系统应使用耐腐蚀、耐久性能好的管材、管件和阀门等,减少管道系统的漏损。
3.4.3 非亲水性的室外景观水体用水水源不得采用市政自来水和地下井水。
3.4.4 用水点处水压大于0.2MPa的配水支管应采取减压措施,并应满足用水器具工作压力的要求。
3.4.5 公共场所的洗手盆水嘴应采用非接触式或延时自闭式水嘴。
3.4.6 生活给水水池(箱)应设置水位控制和溢流报警装置。
3.4.7 集中空调冷却水、游泳池水、洗车场洗车用水、水源热泵用水应循环使用。
3.4.8 绿化浇洒应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方式。
3.4.1 供水、用水计量是促进节约用水的有效途径,也是改善供水和用水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城镇供水的出厂水及输配水管网供给的各类用户都必须安装计量仪表,自建设施供水也须计量,推进节约用水。
按使用用途、付费或管理单元情况,对不同用水单元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方便统计用水量,并据此施行计量收费,以实现“用者付费”,达到鼓励行为节水的目的,同时还可统计各种用途的用水量和分析渗漏水量,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各管理单元通常是分别付费,或即使是不分别付费,也可以根据用水计量情况,对不同管理单元进行节水绩效考核,促进行为节水。为保证计量的准确,计量装置是要定期检定或更换的。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及《城镇供水管网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207中都对最常用的计量装置水表的检定和使用年限做出了规定:口径DN15~DN25的水表,使用期限不得超过6a;口径>DN25的水表,使用期限不得超过4a;口径DN>50或常用流量大于16m3/h的水表,检定周期不应大于2a。
3.4.2 本条提出了给水管网减少漏失水量的要求。降低给水管网漏损对节约用水、提高供水效益、推广绿色建筑、建设节约型城市有重要意义。给水系统应使用耐腐蚀、耐久性能好的管材、管件和阀门等,降低给水管网漏损应从管网规划、管材选择、施工质量控制、运行压力控制、日常维护和更新、漏损检测和及时修复等多方面来控制。供水管网的漏失水量应控制在国家现行标准规定的范围内。现行行业标准《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CJJ92规定了城市供水基本漏损率控制评定标准为10%(一级)和12%(二级),并根据用户抄表百分比、单位供水量管长、年平均出厂压力和最大冻土深度进行修正;城镇给水管网漏失率不应大于修正后漏损率评定标准的70%。
2015年4月2日,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要求“到2017年,全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2%以内;到2020年,控制在10%以内。”根据国家规定并参照有关二次供水对漏损控制8%~10%的要求,按下限8%取值。
3.4.3 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用水形势极为严峻,为贯彻国家节水政策及避免大量采用自来水对人工水景补水的浪费行为,规定非亲水性的室外景观水体用水水源不得采用自来水和地下井水,应利用中水(优先利用市政再生水)、雨水等非传统水源作为非亲水性室外景观水体用水的水源和补水。与人接触的人工水景,如旱喷泉等,应采用自来水补水。
3.4.4 控制用水点处供水压力是给水系统节水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给水额定流量是为满足使用要求,用水器具给水配件出口在单位时间内流出的规定出水量。流出水头是保证给水配件流出额定流量,在阀前所需的水压。用水点处供水压力大于用水器具的流出水头时,用水器具实际流量超过额定流量的现象,称超压出流现象。该实际流量与额定流量的差值,为超压出流量。超压出流不但会破坏给水系统水量的正常分配,影响用水工况,同时因超压出流量为无效用水量,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给水系统应采取措施控制超压出流现象,采取减压措施,避免造成浪费。根据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课题《建筑水系统微循环重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成果,用水点压力控制在0.2MPa,流量处于舒适流量的范围。
当使用恒定出流或有特殊水压要求的用水器具时,该部分管道的工作压力应满足相应用水器具的最低工作压力,但应选用节水型产品。
3.4.5 洗手盆采用感应式水嘴、延时自闭水嘴或脚踏冲洗龙头等非接触式水嘴,在使用者离开后,会自动定时断水,用于公共场所的卫生间时不仅节水,而且卫生,特别是在发生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时,不会造成不同使用者由于接触水嘴后而交叉感染。延时自闭式水嘴还具有限定每次给水量和给水时间的功能,具有较好的节水性能。
3.4.6 本条提出了水池、水箱水位控制和溢流控制的基本要求。为避免自动水位控制阀失灵、水池(箱)溢水造成水资源浪费,贮水构筑物应设置水位监视、报警和控制仪器和设备。对于水池、水箱溢水可能造成水淹和财产损失事故的场所,还应设置应急自动关闭进水阀,以达到报警联动、自动关闭进水阀门的目的。自动关闭进水阀可采用电磁阀或电动阀。
3.4.7 循环用水是将用水系统内产生的废水,经适当处理后重复使用,不补充或少量补水,不排放或少排污的用水方式,是节水的重要方式之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联合发布的《城镇节水工作指南》(建城函〔2016〕251号)规定:通过城镇、公共机构和建成区工业企业等不同尺度、不同层面的水循环利用系统建设,推进优水优用、循环利用和梯级利用,提高水的循环利用效率;公共机构和公共建筑的内部水的循环与循序利用主要包括中水利用、空调冷却循环水系统、水景、游泳池、生活热水、锅炉供水等。空调冷却水、游泳池水、水上游乐池用水、洗车场洗车用水、水源热泵用水等应通过处理实现循环使用,以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降低水的消耗量,同时减少污废水排放量。
3.4.8 传统的绿化浇洒系统一般采用漫灌或人工浇洒,不但造成水的浪费,而且会产生不能及时浇洒、过量浇洒或浇洒不足等一些问题,而且对植物的正常生长也极为不利。随着水资源危机的日益严重,传统的地面漫灌已不能适应节水要求,应通过采用节水灌溉技术节约水资源。
节水灌溉具有很好的节水效果,已成为建筑室外用水节水的重要技术。采用节水灌溉方式如喷灌、滴灌、微喷灌、涌流灌和地下渗灌等,比地面漫灌省水50%~70%。具体灌溉方式应根据水源、气候、地形、植物种类等各种因素综合确定。例如,喷灌适用于植物大面积集中的场所,微灌系统适用于植物小面积分散的场所;采用再生水灌溉时,因水中微生物在空气中极易传播,应避免采用喷灌方式,可以采用微喷灌、滴灌等不会产生气溶胶的方式;滴灌系统敷设在地面上时,不适于布置在有人员活动的绿地里。
关键词:
相关产品
暂无数据
需要服务或支持?欢迎启用在线留言功能,我们将会及时反馈并为您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400-688-2864
- 电子邮箱
- 在线留言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获取更多资讯
-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2 广州兴进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广州 粤ICP备11003482号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