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柜式七氟丙烷(1).png

柜式七氟丙烷灭火装置 七氟丙烷正规厂家 柜式七氟丙烷报价


所属分类

柜式七氟丙烷灭火装置具有精密的控制系统,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准确地启动灭火过程。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组成部分: 控制面板:控制面板是柜式七氟丙烷灭火装置的核心,它负责监测火灾信号、控制灭火装置的启动和停止,并提供相关的状态显示和报警功能。控制面板通常配备了手动触发器、声光报警器和故障指示灯等设备,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探测器:探测器用于监测火灾的存在并发送信号给控制面板。常见的探测器类型包括烟雾探测器、热探测器和火焰探测器等。这些探测器可以根据火灾的不同特征进行选择和配置,以提高探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浏览量:

产品详情


柜式七氟丙烷灭火装置具有精密的控制系统,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准确地启动灭火过程。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组成部分:
控制面板:控制面板是柜式七氟丙烷灭火装置的核心,它负责监测火灾信号、控制灭火装置的启动和停止,并提供相关的状态显示和报警功能。控制面板通常配备了手动触发器、声光报警器和故障指示灯等设备,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探测器:探测器用于监测火灾的存在并发送信号给控制面板。常见的探测器类型包括烟雾探测器、热探测器和火焰探测器等。这些探测器可以根据火灾的不同特征进行选择和配置,以提高探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储存容器:储存容器是用于存放七氟丙烷气体的设备。它通常采用高压钢瓶或合金瓶的形式,具有耐压、耐腐蚀的特性,以确保气体的安全储存和释放。
喷洒装置:喷洒装置是将七氟丙烷气体释放到火灾现场的设备。它包括喷嘴、管路系统和喷洒控制阀等组成部分。喷洒装置的设计和布置需要考虑火灾场所的特点和要求,以确保灭火剂能够均匀、全面地覆盖火灾区域。
柜式七氟丙烷灭火装置适用于各种场所,包括但不限于电气设备室、计算机机房、图书馆、档案室、仓库和博物馆等。

它在这些场所中的应用主要基于以下几个优点:
高效灭火:七氟丙烷具有快速灭火的特性,能够迅速扑灭火灾,减少火势的蔓延和烟雾产生,从而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清洁无残留:七氟丙烷在灭火过程中不会产生残留物,不会对设备和物品造成腐蚀或损坏,清洁度高,方便后续清理和恢复工作。

安全可靠:柜式七氟丙烷灭火装置经过严格的设计和测试,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它能够在火灾发生时快速响应,有效控制火势,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以上是柜式七氟丙烷灭火装置的介绍,主要从系统构成和应用场所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您提供有关柜式七氟丙烷灭火装置的基本了解。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应采用金属管、可挠(金属)电气导管、B1级以上的钢性塑料管或封闭式线槽保护。
11.2.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供电线路、消防联动控制线路应采用耐火铜芯电线电缆,报警总线、消防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用电话等传输线路应采用阻燃或阻燃耐火电线电缆。
11.2.3 线路暗敷设时,应采用金属管、可挠(金属)电气导管或B1级以上的刚性塑料管保护,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的结构层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 ;线路明敷设时,应采用金属管、可挠(金属)电气导管或金属封闭线槽保护。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可直接明敷。
11.2.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用的电缆竖井,宜与电力、照明用的低压配电线路电缆竖井分别设置。受条件限制必须合用时,应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用的电缆和电力、照明用的低压配电线路电缆分别布置在竖井的两侧。
11.2.5 不同电压等级的线缆不应穿入同一根保护管内,当合用同一线槽时,线槽内应有隔板分隔。
11.2.6 采用穿管水平敷设时,除报警总线外,不同防火分区的线路不应穿入同一根管内。
11.2.7 从接线盒、线槽等处引到探测器底座盒、控制设备盒、扬声器箱的线路,均应加金属保护管保护。
11.2.8 火灾探测器的传输线路,宜选择不同颜色的绝缘导线或电缆。正极“+”线应为红色,负极“-”线应为蓝色或黑色。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导线的颜色应一致,接线端子应有标号。

11.2.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穿线导管与低压配电系统的穿线导管相同,应采用金属管、B1级以上的刚性塑料管或封闭式线槽等几种,敷设方式为暗敷或明敷。
    B1级以上的刚性塑料管要求符合国家标准《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14部分:试验火焰1kW标称预混合型火焰设备、确认试验方法和导则》GB/T 5169.14-2007规定的燃烧试验要求。
11.2.2 由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供电线路、消防联动控制线路需要在火灾时继续工作,应具有相应的耐火性能,因此这里规定此类线路应采用耐火类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对于其他传输线等要求采用阻燃型或阻燃耐火电线电缆,以避免其在火灾中发生延燃。
    本条是保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及对其他建筑消防设施联动控制可靠性的基本技术要求,所以将本条确定为强制性条文。
11.2.3 线路暗敷设时,尽可能敷设在非燃烧体的结构层内,其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 ,因管线在混凝土内可以起保护作用,能防止火灾发生时消防控制、通信和警报、传输线路中断。由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线路的相对重要性,所以这部分的穿线导管选择要求较高,只有在暗敷时才允许采用B1级以上的刚性塑料管;线路明敷设时,只能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
11.2.4 为防止强电系统对属弱电系统的火灾自动报警设备的干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电缆与电力电缆不宜在同一竖井内敷设。
11.2.5 不同电压等级的线缆如果合用线槽应进行隔板分隔。
    本条是保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及对其他建筑消防设施联动控制可靠性的基本技术要求,所以将本条确定为强制性条文。
11.2.6 为便于维护和管理,不同防火分区的传输线路不应穿入同一根管内。
11.2.7 考虑到线路敷设的安全性,不穿管的线路易遭损坏,故作此规定。
11.2.8 本条规定主要是为便于接线和维修。

 城市道路隧道、特长双向公路隧道和道路中的水底隧道,应同时采用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和点型红外火焰探测器(或图像型火灾探测器);其他公路隧道应采用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或点型红外火焰探测器。
12.1.2 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应设置在车道顶部距顶棚 100mm~200mm ,线型光栅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光栅间距不应大于 10m ;每根分布式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和线型光栅光纤感温火灾探测保护车道的数量不应超过 2 条;点型红外火焰探测器或图像型火灾探测器应设置在行车道侧面墙上距行车道地面高度 2.7m~3.5m ,并应保证无探测盲区;在行车道两侧设置时,探测器应交错设置。
12.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需联动消防设施时,其报警区域长度不宜大于 150m 。
12.1.4 隧道出入口以及隧道内每隔 200m 处应设置报警电话,每隔 50m 处应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闪烁红光的火灾声光警报器。隧道入口前方 50m~250m 内应设置指示隧道内发生火灾的声光警报装置。
12.1.5 隧道用电缆通道宜设置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主要设备用房内的配电线路应设置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12.1.6 隧道中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宜联动隧道中设置的视频监视系统确认火灾。
12.1.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将火灾报警信号传输给隧道中央控制管理设备。
12.1.8 消防应急广播可与隧道内设置的有线广播合用,其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 6.6 节的规定。
12.1.9 消防专用电话可与隧道内设置的紧急电话合用,其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 6.7 节的规定。
12.1.10 消防联动控制器应能手动控制与正常通风合用的排烟风机。
12.1.11 隧道内设置的消防设备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 IP65 。12.1.1 本条给出了不同类别道路隧道火灾探测器的选型原则。本条中列出的城市道路隧道、特长双向公路隧道和道路中的水底隧道等车流量都比较大,疏散与救援都比较困难,这些场所一旦发生火灾没有及时报警并采取措施,很容易造成大量车辆涌进隧道、无法疏散的局面。因此,采用探测两种及以上火灾参数的探测器,有助于尽早发现火灾。其他类型的道路隧道内由于车流量不大,只要在发生火灾时有相应措施警告其他车辆不再继续进入隧道,并能及时通知消防队即可,这样既能达到使用效果,也能节约资金。根据实体试验结果和对隧道火灾成功探测的统计结果,线型光栅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在隧道中虽然报警时间不是最早,但没有漏报。自从线型光栅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在隧道中安装使用后,有几条隧道发生了火灾,探测器都及时发出了报警信号。选择点型火焰探测器时,考虑到探测器受污染后响应灵敏度的降低,在设计时,探测器的保护距离宜不大于探测器标称距离的 80% ,并应在设计文件中标注维护要求。
12.1.2 本条规定的数据都是根据实体试验结果和实际安装并有效报警的使用结果得出的。
12.1.3 本条规定的长度与隧道内设置的消火栓、自动灭火等设施设置的规定一致,有利于自动灭火系统确定其防护范围。
12.1.4 隧道出入口位置及隧道内设置的报警电话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用于报警,闪烁红光的火灾声光警报器用于警告进入隧道的其他车辆。隧道入口前方 50m~250m 内设置的闪烁红光的火灾声光警报装置用于提前警告准备进入隧道的车辆不要进入隧道,红光最醒目。
12.1.5 在隧道内的电缆通道内设置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有利于电缆火灾的及时发现。主要设备用房内设置的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中的泄漏电流探测器用于电缆线路老化或破损探测,测温式探测器用于过载而导致电缆接头过热的温度探测。
12.1.6 隧道内一般设置有视频监视系统,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报警后可联动切换视频监视系统的监视画面至报警区域,从而确认现场情况。
12.1.7 隧道运营一般由隧道中央控制室集中管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确认火灾后,应将火灾报警信号传输给隧道中央控制管理设施,由中央控制室作出相应的应急处理。
12.1.8 本条规定了隧道内设置的消防应急广播与有线广播合用时的设置要求。
12.1.9 本条规定了隧道内设置的消防专用电话与紧急电话合用时的设置要求。
12.1.10 本条规定了与正常通风合用的排烟风机的控制要求。
12.1.11 隧道内的工作环境比较复杂,如温度、湿度、粉尘、汽车尾气、射流风机产生的高速气流、照明、四季天气变换等因素均会影响隧道内设置的消防设备的稳定运行。为避免湿度、粉尘及汽车尾气等因素对消防设备运行稳定性的影响,对消防设备的保护等级提出相应的要求。
 

关键词:

柜式七氟丙烷灭火装置 柜式七氟丙烷报价 七氟丙烷灭火装置报价 管网式七氟丙烷厂家

相关产品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需要服务或支持?欢迎启用在线留言功能,我们将会及时反馈并为您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

安全验证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