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Fire Products Center
免费服务热线
400-688-2864
产品详情
IG541混合气体常用于灭火系统中,存储方式为高压钢瓶,而高压钢瓶需要定期检测以确保其安全状态,避免发生安全事故。IG541钢瓶检测周期可以根据相关的规范进行安排和执行。以下是一些适用于IG541高压钢瓶检测:
(1)初次检测:新的高压钢瓶出厂应当进行首次检测,以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才能进行灭火装置的组装;
(2)周定期检测:根据国家标准或压力容器的设计和使用标准,高压钢瓶应进行周期性检验。IG541钢瓶检测周期为每5年一次;
(3)特殊检测:如果IG541高压钢瓶存储或运输期间经历过异常情况,如重型碰撞、过度压力、温度过高等,应进行立即检测。
无论哪种情况,检测的目的都是确保IG541高压钢瓶的安全性和技术可靠性,对于防护设施和人员财产的安全提供保障。在检测过程中,需要使用专业的检测设备,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检测并填写相应的测试报告。
小区雨水排放应遵循源头减排的原则,宜利用地形高程采取有组织地表排水方式。
5.3.2 小区雨水排水口应设置在雨水控制利用设施末端,以溢流形式排放;超过雨水径流控制要求的降雨溢流进入市政雨水管渠。
5.3.3 小区必须设雨水管网时,雨水口的布置应根据地形、土质特征、建筑物位置设置。下列部位宜布置雨水口:
1 道路交汇处和路面最低点;
2 地下坡道入口处。
5.3.4 下列场所宜设置排水沟:
1 室外广场、停车场、下沉式广场;
2 道路坡度改变处;
3 水景池周边、超高层建筑周边;
4 采用管道敷设时覆土深度不能满足要求的区域;
5 有条件时宜采用成品线性排水沟;
6 土壤等具备入渗条件时宜采用渗水沟等。
5.3.5 小区雨水管道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沿道路和建筑物的周边平行布置,且在人行道、车行道下或绿化带下;
2 雨水管道与其他管道及乔木之间最小净距,应符合本标准附录E的规定;
3 管道与道路交叉时,宜垂直于道路中心线;
4 干管应靠近主要排水建筑物,并应布置在连接支管较多的路边侧。
5.3.6 小区雨水管道最小埋地敷设深度应根据道路的行车等级、管材受压强度、地基承载力等因素经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小区干道和小区组团道路下的管道,其覆土深度不宜小于0.70m;
2 当冬季管道内不会贮留水时,雨水管道可埋设在冰冻层内。
5.3.7 雨水检查井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雨水管、雨水沟管径、坡度、流向改变时,应设雨水检查井连接;
2 雨水管在检查井连接,除有水流跌落差以外,宜采取管顶平接;
3 连接处的水流转角不得小于90°;当雨水管管径小于或等于300mm且跌落差大于0.3m时,可不受角度的限制;
4 小区排出管与市政管道连接时,小区排出管管顶标高不得低于市政管道的管顶标高;
5 雨水管道向景观水体、河道排水时,管内水位不宜低于水体的设计水位。与建筑连通的下沉式广场地面排水当无法重力排水时,应设置雨水集水池和排水泵提升排至室外雨水检查井。
5.3.19 雨水集水池和排水泵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排水泵的流量应按排入集水池的设计雨水量确定;
2 排水泵不应少于2台,不宜大于8台,紧急情况下可同时使用;
3 雨水排水泵应有不间断的动力供应;
4 下沉式广场地面排水集水池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排水泵30s的出水量,并应满足水泵安装和吸水要求;
5 集水池除满足有效容积外,还应满足水泵设置、水位控制器等安装、检查要求。
5.3.20 当市政雨水管无法全部接纳小区雨水量时,应设置雨水贮存调节设施。
5.3.21 雨水调蓄池的建设宜与雨水利用设施、景观水池、绿化和雨水泵站等设施统筹考虑。
5.3.22 雨水调蓄池的有效容积应根据当地降雨特征和建设基地规划控制综合径流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GB 51174和《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 50400的规定确定。
5.3.23 雨水调蓄池宜设于室外。当雨水调蓄池设于地下室时,应在室外设有超调蓄能力的溢流措施。
5.3.1 地表排水应具备详细的地质勘察资料:小区滞水层分布、土壤种类和相应的渗透系数、地下水动态等。给排水专业要向建筑(总图)、景观园林等专业提出技术要求,并加强协调配合。
5.3.2 小区改造按照雨水控制及利用要求进行改造,排水管道的雨水排水口设在设施的终端形成溢流出口。
5.3.4 线性排水沟的设置应根据设置场所的汇水雨水量、地面铺设材料、荷载等因素选用成品线性排水沟的型号和规格尺寸。渗水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 50400的规定。
5.3.6 寒冷地区,冬季下雪,埋地雨水管道为空管,只有在冬春转换季节气温在0℃以上时才会出现融雪水,此时节结冻土也逐渐消融解冻,不存在雨水管道结冻损害或塞流。当雨水管道埋设在冰冻层内时,应注意采用耐冻的管材及连接方式。
5.3.7 小区雨水管道由于管径不大,为便于计算均以管顶平接,小区雨水管排入天然水体宜采用水面平接。雨水管道向河道排水时,应有主管部门的认可。
5.3.8 建筑小区埋地雨水管道,由塑料排水管替代混凝土管。埋地塑料管中有内径系列和外径系列之分。检查井之间最大间距系摘自现行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的有关条文。
5.3.11 降雨历时计算公式摘自现行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
5.3.12 本条规定根据市政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普遍提高,而对小区、车站、码头和机场的基地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作相应调整。大城市的小区或重要基地则取上限值,城市中心城区的小区或重要基地则取上限值。下沉式广场设计重现期应由广场的构造、重要程度、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等因素确定。
5.3.15 由于超高层建筑屋面并不大,但墙面面积大,降雨受风力影响在迎风墙面形成水幕流,必须在超高层建筑周围设置排水沟接纳这部分雨水。在小区雨水管道计算时可以不计入超高层外墙面面积。
5.3.19 集水池有效容积计算给出了满足最大一台排水泵30s的出水量要求,这是最小值,下沉式广场汇水面积大小不一,重要程度不同,设计重现期要求不同,其排水量会不同。当下沉式广场汇水面积大,设计重现期高,排水量大时,集水池的有效容积计算宜取最大一台排水泵出水量的小值;当下沉式广场汇水面积小,设计重现期低,排水量小时,集水池的有效容积计算可取最大一台排水泵出水量的大值;当下沉式广场与地铁、建筑物的出入口相连接时,集水池有效容积宜按最大一台排水泵5min的出水量计算,并可配置一台小泵,用于小水量时排水。
排水泵需要不间断动力供应,可以采用双电源或双回路供电。
5.3.20~5.3.22 这三条是针对近年来城市暴雨灾害频发,造成人民生命财产重大损失而做出的规定。城市排水基础工程建设滞后,管渠泄洪能力设计偏小而导致严重积水。现行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明确规定:小区开发基地的规划控制综合径流系数控制在0.7,进行源头控制,综合径流系数大于0.7时,要采取雨水调蓄等措施。而小区中雨水利用设施、景观水池、绿化和雨水泵站等计划建造设施的调蓄雨水量的潜力应充分发挥。如经核算综合径流系数仍大于0.7时,就要考虑建造下凹式绿地,设置植草沟、渗透池等,人行道、停车场、广场和小区道路等可采用渗透性路面,促进雨水下渗。在上述降低综合径流系数的措施无条件实施时,才应建造雨水调蓄池。以削减雨水洪峰为目的的调蓄池的有效容积,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 50400和《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GB 51174的相关规定计算确定。
关键词:
相关产品
暂无数据
需要服务或支持?欢迎启用在线留言功能,我们将会及时反馈并为您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400-688-2864
- 电子邮箱
- 在线留言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获取更多资讯
-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2 广州兴进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广州 粤ICP备11003482号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