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g100.png

七氟丙烷气体特性 ig541和七氟丙烷 七氟丙烷气体充装 气体灭火系统厂家


所属分类

 根据《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可知,消防气瓶(七氟丙烷、高压二氧化碳、ig541)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充装,消防气瓶每3年一检,氮气瓶每5年一检。我们知道消防气瓶属于高压容器,近几年,经常会出现废弃气瓶随意丢弃造成人员受伤,或者气瓶不正当运输导致气瓶爆炸引发人员伤亡等新闻。消防气瓶检测需要选择有气瓶检测和气瓶充装资质、专业的厂家来进行消防气瓶检测充装。

浏览量:

产品详情


 根据《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可知,消防气瓶(七氟丙烷、高压二氧化碳、ig541)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充装,消防气瓶每3年一检,氮气瓶每5年一检。我们知道消防气瓶属于高压容器,近几年,经常会出现废弃气瓶随意丢弃造成人员受伤,或者气瓶不正当运输导致气瓶爆炸引发人员伤亡等新闻。消防气瓶检测需要选择有气瓶检测和气瓶充装资质、专业的厂家来进行消防气瓶检测充装。
以下是气体灭火钢瓶检测流程:
 1、现场火警解除
  施工负责人与主要施工人员到现场明确施工要求,将电磁阀上接线拆除,主机如报警,按消音键。
 2、设备拆装运输
  ①依次拆除启动瓶(或主动瓶)启动铜管螺母、启动瓶电磁阀及线路、启动管路;
  ②按顺序拆除高压软管、先导阀、戴上钢瓶瓶头帽、拆除钢瓶抱箍、拆除钢瓶,并将拆卸的设备统一按甲方指定位置规范摆放;
  ③平面搬运过程中应采用钢瓶专用推车进行,钢瓶设备均采用木托盘成组捆扎打包;
  ④保持钢瓶瓶头阀保护罩完好,以防止在卸货、搬运过程中造成误喷事故发生;
  ⑤安排叉车司机进行卸货,并放置平坦的地面,防止货物倾倒。
 3、查检气瓶
  查清送检的气瓶的数量,检查其制造钢印和检验钢印是否符合有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对于制造钢印模糊不清或关键项目(包括:水压试验压力、简体设计壁厚、制造单位检验标记和制造日期)不全而又无据可查的气瓶不予检验,按报废处理;查清各类气体气瓶缺少或损坏的瓶帽、防震圈、瓶阀及其它附件数量;逐只检查气瓶的漆色、字样是否和盛装介质相符合。
 4、剩余气体的排放
  对盛装无毒的不燃气体,可直接将瓶内剩余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对盛装无毒的可燃气体,在采用“放空”方法排放瓶内剩余气体时,应事先将气瓶放置在有**静电措施的金属板上,防止由于静电引燃排放的气体,而引起火灾事故;对盛装有毒的气体,采取“抽空”处理。
 5、拆除钢瓶瓶头阀、防震圈
  卸瓶阀必须在瓶阀装卸机上,或将气瓶固定在带有夹具的气瓶夹固架上用人工卸瓶阀、卸防震圈,检查气瓶瓶阀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要求,检查充装瓶阀的要求是否符合充装介质的要求。
 6、气瓶内外表面除锈
  操作方法是:内表面是将钢珠倒在气瓶内,在滚动机上滚动除锈;外表面用抛光砂轮,用钢丝刷除锈。
 7、原始标记登记
  将制造厂代号、瓶号、水压、公称压力、原始重量、原始容积、原始壁厚、出厂年月、充装介质给予登记。
 8、水压试验
  使用“外侧法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和受试瓶瓶口部位因密封面需受力以及实施外侧法时水套中的水对气瓶施加的液态静压力。
 9、瓶口螺纹与颈圈的检查
  瓶口螺纹不得有裂纹或裂纹性缺陷,但允许瓶口螺纹有轻微损伤,对高压气瓶允许有不超过牙的缺口,对低压气瓶允许有不超过牙的缺口,且缺口长度不超过圆周的,缺口深度不超过牙高的。
  对颈圈的牢固性和螺纹情况,应逐只检查,不得歪斜松动。无法加固或颈圈损伤且无法更换的气瓶,由技术(质量)负责人确认,予以报废。如发现用焊接、钎接加固原配颈圈而造成瓶颈或瓶口损伤的气瓶,应判废,颈圈螺纹完好,对螺纹已严重损坏,无法保证牢固地戴上瓶帽的颈圈,应予以更换,无法更换的,气瓶应报废。
 10、气瓶外表面检查
  应逐只对气瓶进行目测检查,检查其外表面是否有凹陷、凹坑、凸起、损伤、裂纹、腐蚀或烧伤等缺陷。
 11、气瓶内表面检查
  应用内窥镜或电压不超过具有足够亮度的安全灯,逐只对气瓶进行内部检查。如瓶内有落入的泥沙、锈粉、锈块、麻丝、布片等杂物时,必须用水冲洗,除掉杂物后再行检查。
 12、音响检查
  外观、外表面检查合格的气瓶,应逐只进行音响检查,判断瓶壁有无隐患和内部、内表面腐蚀状况;气瓶在没有附加物或其它妨碍瓶体震动的情况下,用小铜锤轻击瓶壁,如发出的音响清脆有力,余韵清而长,且有旋律感,则检验合格。
 13、重量与容积测定
  气瓶应逐只进行重量测定,其目的在与进一步鉴别气瓶的腐蚀程度。往瓶里注水后称出瓶水总重,对照气瓶原始重量,以重量损失率为依据,检查气瓶的强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14、容积变形试验(耐压试验)
  对气瓶容积进行测定。注满洁净淡水,将气瓶移至称重衡器上称量、记录相关数值并计算容积增大率。如果容积增大率大于10%就需要按报废瓶处理。
 15、壁厚测定与强度校核
  气瓶测厚一般分为局部测厚和定点测厚,凡气瓶瓶壁有划伤、凹坑、点腐蚀与线状磨蚀等缺陷时,必须进行局部测厚,以便进一步进行强度校核。对于面腐蚀的程度难辩、重量损失率、容积残余变形率超过)或压力级别有疑问的气瓶,必须进行定点测厚。强度校核。被测气瓶的最小壁厚测量出来以后,要将该值代入相应的强度计算公式去进行校核。
 16、气瓶烘干
  气瓶干燥的目的,是**气瓶内部残留的水分,保证气瓶在使用时,不致因水造成瓶壁腐蚀和影响气体的质量。将瓶内残留的水放掉后,有鼓风机和电热加温装置进行干燥处理,处理后要用内窥镜从瓶口检查瓶内干燥情况。凡气瓶定期检验后均应进行干燥。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池水水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游泳池水质标准》CJ/T 244的规定。

3.10.2 举办重要国际竞赛和有特殊要求的游泳池池水水质,除应符合本标准第3.10.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相关专业部门的规定。

3.10.3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初次充水和使用过程中的补充水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的规定。

3.10.4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淋浴等生活用水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的规定。

3.10.5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水应循环使用。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池水循环周期应根据池的类型、用途、池水容积、水深、游泳负荷等因素确定。

3.10.6 不同使用功能的游泳池应分别设置各自独立的循环系统。水上游乐池循环水系统应根据水质、水温、水压和使用功能等因素,设计成一个或若干个独立的循环系统。

3.10.7 循环水应经过滤、消毒等净化处理,必要时应进行加热。

3.10.8 循环水的预净化应在循环水泵的吸水管上装设毛发聚集器。

3.10.9 循环水净化工艺流程应根据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用途、水质要求、游泳负荷、消毒方法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3.10.10 水上游乐池滑道润滑水系统的循环水泵,必须设置备用泵。

3.10.11 循环水过滤宜采用压力过滤器,压力过滤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过滤器的滤速应根据泳池的类型、滤料种类确定;

    2 过滤器的个数及单个过滤器面积,应根据循环流量的大小、运行维护等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且不宜少于2个;

    3 过滤器宜采用水进行反冲洗或气、水组合反冲洗。过滤器反冲洗宜采用游泳池水;当采用生活饮用水时,冲洗管道不得与利用城镇给水管网水压的给水管道直接连接。

3.10.12 循环水在净化过程中应根据滤料、消毒剂品种、气候条件和池水水质变化等情况,投加混凝、消毒、除藻、水质平衡等药剂。

3.10.13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池水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3.10.14 消毒剂和消毒方式应根据使用性质和使用要求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不应造成水和环境污染,不应改变池水水质;

    2 应对人体健康无害;

    3 应对建筑结构、设备和管道无腐蚀或轻微腐蚀。

3.10.15 使用臭氧消毒时,臭氧应采用负压方式投加在过滤器之后的循环水管道上,并应采用与循环水泵联锁的全自动控制投加系统。严禁将氯消毒剂直接注入游泳池。

3.10.16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池水设计温度,应根据池的类型确定。

3.10.17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水加热所需热量应经计算确定,加热方式宜采用间接式,并应优先采用余热和废热、太阳能、热泵等作为热源。

3.10.18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初次充水时间,应根据使用性质、城镇给水条件等确定,游泳池不宜超过48h,水上游乐池不宜超过72h。

3.10.19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补充水量根据游泳池的类型和特征计算确定,每日补充水量占池水容积的比例可按表3.10.19确定。

    注: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最小补充水量应保证一个月内池水全部更新一次。

3.10.20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应考虑水量平衡措施。

3.10.21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进水口、回水口的数量应满足循环流量的要求,设置位置应使游泳池内水流均匀、不产生涡流和短流。

3.10.22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进水口、池底回水口和泄水口应配设格栅盖板,格栅间隙宽度不应大于8mm。泄水口的数量应满足不会产生对人体造成伤害的负压。通过格栅的水流速度不应大于0.2m/s。

3.10.23 进入公共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通道,应设置浸脚消毒池。

3.10.24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管道、设备、容器和附件,均应采用耐腐蚀材质或内壁涂衬耐腐蚀材料。其材质与涂衬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中有关卫生的规定。

    现行行业标准《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122对游泳池的池水特性、池水循环、池水净化、池水消毒、池水加热、水质平衡、游泳池节能技术、监控和检测、特殊设施、洗净设施、排水及回收利用、水处理设备机房以及施工、系统调试、验收、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方面均作了较详细、全面的规定。本标准仅对游泳池与水上游乐池的主要设计参数作原则性规定。
3.10.5 游泳池的池水使用有定期换水、定期补水、直流供水、定期循环供水、连续循环供水等多种方式。由于水资源是十分宝贵的,节约用水是节约能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游泳池池水均应循环使用。
    在一定水质标准要求下,影响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池水循环周期的因素有池的类型(跳水、比赛、训练等)、用途(营业、内部、群众性、专业性等)、池水容积、水深、使用时间、使用对象(运动员、成人、儿童)、游泳负荷(任何时间内游泳池内为保证游泳者舒适、安全所允许容纳的人数)和游泳池的环境(室内、露天等)及经济条件等。在没有大量可靠的累计数据时,一般可按表2采用。

 一个完善的水上游乐池不仅应具有多种功能的运动休闲项目以达到健身目的,还应利用各种特殊装置模拟自然水流形态增加趣味性,而且根据水上游乐池的艺术特征和特定的环境要求,因势就形,融入自然。要达到各项功能的预期效果,应根据各自的水质、水温和使用功能要求,设计成独立的循环系统和水质净化系统。
3.10.7 在过滤、消毒等处理过程中,应视处理方案辅以加药等措施。
3.10.10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为滑道表面供水的目的是起到润滑作用,避免下滑游客因无水而擦伤皮肤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循环水泵必须设置备用泵。
3.10.13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消毒是游泳池水处理中极重要的步骤。游泳池池水因循环使用,水中细菌会不断增加,必须投加消毒剂以减少水中细菌数量,使水质满足卫生要求。消毒处理设施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3.10.14 由于消毒剂选择、消毒方法、投加量等应根据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使用性质确定。如公共游泳池与水上游乐池的人员构成复杂,有成人也有儿童,人们的卫生习惯也不相同;而家庭游泳池和家庭及宾馆客房的按摩池人员较单一,使用人数较少。两者在消毒剂选择、消毒方法等方面可能完全不同。本标准仅对消毒剂选择作了原则性的规定。
3.10.15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非常强的广谱杀菌功能,在正常流量下可以不投加混凝剂。臭氧还具有增加水中溶解氧、分解水中一定的尿素、抑制藻类生长、改善水的pH值、提高水的透明度使其呈湛蓝色等功能。因此,臭氧被广泛用于游泳池、游乐池等池水的消毒。为保证消毒效果,减少臭氧投加量、降低运行成本,将臭氧投加在滤后水中是一种有效方式。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且半衰期短,不宜贮存,只能现场制备和应用,一旦发生泄漏,当其在空气中的浓度超过0.25mg/m³时,就会对人会产生强烈的刺激性,造成呼吸困难;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25%时,遇热会发生爆炸。故在游泳池、游乐池中采用臭氧消毒时一定要采用负压系统,即负压制备臭氧、负压投加臭氧。
    臭氧的制备一般采用高压放电式臭氧发生器,使用一定频率的高压电流制造高压电晕电场,使电场内或电场周围的氧分子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制造臭氧。臭氧投加系统由水射器(文丘里管)、加压水泵和在线管道混合器组成。负压投加臭氧就是通过文丘里管造成负压将臭氧送入并与水混合防止臭氧的外泄漏,然后将混合后水送入紊流较高的管道混合器充分混合,达到90%以上的臭氧溶解率。确保设备系统的操作者健康、安全。由于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投加系统实现全自动控制:臭氧发生器的产量应是可调的型式以适应随游泳负荷的变化,投加量不断变化的要求;投加控制装置应设在线监测监控运行,确保安全可靠;为防止臭氧过量进入泳池池水中,当循环水泵停止运行时,臭氧投加系统应同时停止运行,不再向系统投加臭氧,以防止出现安全事故,故臭氧投加装置应与循环水泵联锁。从臭氧反应装置排出的尾气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臭氧,如果直接排入大气,会造成空气环境污染,应采取尾气消除或回收技术措施。
    氯消毒剂制品直接倒入池内,会造成消毒剂局部浓度偏高,以及部分氯消毒剂遇湿热气体后急速扩散,严重时发生爆炸。采用氯消毒时,应采用湿式投加方式:将片状、粉状消毒剂先溶解成液体,再用计量泵抽吸将其送入水净化设备加热工艺工序后的循环水管道内与水充分混合后送入游泳池内;氯的投加应采用全自动投加,加氯所用管道、阀门和附件均应为耐氯腐蚀材质;氯的投加房间应有良好的通风、照明及急救防护装置。
3.10.16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池水设计温度可按表3确定。

3.10.17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池水加热,在技术合理、经济可行的条件下,应积极采用节能技术,包括:太阳能加热、空气源热泵加热、水(地)源热泵加热、除湿热泵余热利用等技术。
3.10.20 池水采用逆流式或混合流循环时,应设置均衡水池;在下列情况下应设置平衡水池:
    (1) 顺流式池水循环水泵从池底直接吸水时,吸水管过长影响循环水泵汽蚀余量时;
    (2) 多座水上游乐池共用一组池水循环净化设备系统时;
    (3) 循环水泵采用自吸式水泵吸水时。
3.10.22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条规定格栅间隙的宽度是考虑防止游泳者手指、脚趾被卡住造成伤害;控制回(泄)水口流速是为了避免产生负压造成幼儿四肢被吸住,发生安全事故。池底回(泄)水口应具有防旋流、防吸入的功能。
3.10.23 为保证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池水不被污染,防止池水产生传染病菌,必须在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入口处设置浸脚消毒池,使每一位游泳者或游乐者在进入池子之前,对脚部进行洗净消毒。
3.10.25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跳水池的水表面利用人工方法制造一定高度的水波浪,是为了防止跳水池的水表面产生眩光,使跳水运动员从跳台(板)起跳后在空中完成各种动作的过程中,能准确地识别水面位置,从而保证空中动作的完成和不发生被水击伤或摔伤等现象。
    水面制波和喷水装置的设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122的相关规定。

 

关键词:

七氟丙烷气体充装 七氟丙烷钢瓶结构 七氟丙烷气体更换 金华七氟丙烷 无管网七氟丙烷 七氟丙烷配置要求

相关产品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需要服务或支持?欢迎启用在线留言功能,我们将会及时反馈并为您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

安全验证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