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内贮压七氟丙烷灭火(1).png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管网式七氟丙烷厂家 七氟丙烷充装标准 广东胜捷消防


所属分类

有关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详细的安装流程和相关规范。施工图纸和技术文件:施工应按照设计施工图纸和相关技术文件进行,并在需要进行修改时,经过原设计单位的同意。施工记录: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详细的施工记录,记录施工的各项内容和细节。灭火剂储存容器的安装:压力指示器:储存容器上的压力指示器应朝向操作面,安装高度和方向应一致。

浏览量:

产品详情


以下是有关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详细的安装流程和相关规范。
施工图纸和技术文件:施工应按照设计施工图纸和相关技术文件进行,并在需要进行修改时,经过原设计单位的同意。

施工记录: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详细的施工记录,记录施工的各项内容和细节。

灭火剂储存容器的安装:

压力指示器:储存容器上的压力指示器应朝向操作面,安装高度和方向应一致。
标识和编号:储存容器正面应有灭火剂名称标志和储存容器编号,进口产品应设中文标识。
气体驱动管的安装:

管件连接:采用螺纹连接的管件宜采用扩口式管件连接或密封带、密封胶密封,但螺纹的前两牙不应有密封材料,以免堵塞管道。
固定支架:驱动管应固定牢靠,必要时应设固定支架和防晃支架。
集流管的安装:

安装高度:集流管的安装高度应根据储存容器的高度确定,并应用支框架牢固固定。
集污器:集流管的两端宜装螺纹管帽或法兰盖作为集污器。
灭火剂输送管道的安装:

管道穿越孔洞:管道穿过墙壁、楼板处应安装套管,穿墙套管的长度应和墙厚相等,穿过楼板的套管应高出楼面50mm,管道与套管间的空隙应用柔性不燃烧材料填实。
管道固定:管道应固定牢靠,管道支、吊架的最大间距应符合规定。
末端和喷嘴:所有管道的末端应安装一个长度为50mm的螺纹管帽作为集污器,管道末端及喷嘴处应采用支架固定,支架与喷嘴间的管道长度不应大于300mm,且不应阻挡喷嘴的喷放。
变径和倒角:管道变径可采用异径套筒、异径管、异径三通或异径弯头,管道安装前管口应倒角,管道应清理和吹净。
选择阀的安装:

强度试验报告:选择阀应有强度试验报告。
操作手柄:选择阀的操作手柄应安装在操作面一侧,当安装高度超过1.7m时应采取便于手动操作的措施。
连接方式:采用螺纹连接的选择阀,其与管道连接处宜采用活接头。
驱动装置的安装:

电磁驱动装置:电磁驱动装置的电气连接线应沿储存容器的支架、框架或墙面固定。
拉索式手动驱动装置:拉索式手动驱动装置应固定牢靠,动作灵活,在行程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水压强度试验和气压严密性试验:

水压强度试验:进行水压强度试验前,试验压力应为储存压力的1.5倍,稳压3分钟,检查管道各连接处应无明显滴漏,目测管道无明显变形。
气压严密性试验:进行气压严密性试验前,试验压力等于储存压力,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常或泄漏,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稳压3分钟,直至试验压力。稳压3分钟后,以涂刷肥皂水方法检查无气泡产生为合格。
管道吹扫和封堵:管道安装完毕后,进行水压强度试验后或气压严密性试验前,需进行管道吹扫,并用不燃材料封堵防护区中的管道穿越孔洞。

管道涂漆:灭火剂输送管道的外表面应涂红色油漆。在隐蔽场所内的管道,可涂红色油漆色环,每个防护区的色环宽度、间距应一致。

喷嘴的安装:

型号规格和喷孔方向:喷嘴安装前应逐个核对型号规格和喷孔方向,并符合设计要求。
吊顶下的喷嘴:安装在吊顶下的喷嘴,其连接螺纹不应露出吊顶,喷嘴挡流罩应紧贴吊顶安装。
穿越孔洞的封堵:施工完毕后,防护区中的管道穿越孔洞应用不燃材料封堵。

防火墙应直接设置在基础上或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承重构件上。
4.2.2 防火墙上不宜开设门、窗、洞口,当需要开设时,应设置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4.2.3 电影院、礼堂的观众厅与舞台之间的墙,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5h,观众厅与舞台之间的舞台口应符合本规范第7.2.3条的规定;电影院放映室(卷片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隔墙与其他部位隔开,观察窗和放映孔应设置阻火闸门。
4.2.4 下列场所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和1.5h的楼板与其他场所隔开,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排烟机房、灭火剂储瓶室、变配电室、通信机房、通风和空调机房、可燃物存放量平均值超过30kg/㎡火灾荷载密度的房间等,墙上应设置常闭的甲级防火门;
    2 柴油发电机房的储油间,墙上应设置常闭的甲级防火门,并应设置高150mm的不燃烧、不渗漏的门槛,地面不得设置地漏;
    3 同一防火分区内厨房、食品加工等用火用电用气场所,墙上应设置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人员频繁出入的防火门应设置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常开式防火门;
    4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隔墙上应设置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

4.2.2 人防工程内发生火灾,烟和火必然通过各种洞口向其他部位蔓延,所以,防火墙上如开设门、窗、洞口,且不采取防火措施,防火墙就失去了防火分隔作用,因此,在防火墙上不宜设置门、窗、洞口。但因功能需要而必须开设时,应设甲级防火门或窗,并应能自行关闭阻火。当然,防火门的耐火极限如能高些,则与防火墙所要求的耐火极限更能匹配些。但因目前经济技术条件所限,尚不易做到,而实践证明,耐火极限为1.2h的甲级防火门,基本上可满足控制或扑救一般火灾所需要的时间。因此,规定采用甲级防火门、窗。
4.2.3 本条对舞台与观众厅之间的舞台口、电影院放映室(卷片室)、观察窗和放映孔作出规定。
4.2.4 本条规定了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和1.5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的场所。
    1 人防工程内的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排烟机房、灭火剂储瓶室、变配电室、通信机房、通风和空调机房等与消防有关的房间是保障工程内防火、灭火的关键部位,必须提高隔墙和楼板的耐火极限,以便在火灾时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存放可燃物的房间,在一般情况下,可燃物越多,火灾时燃烧得越猛烈,燃烧的时间越长。因此对可燃物较多的房间,提高其隔墙和楼板的耐火极限是应该的。
    2 储油间门槛的设置也可采用将储油间地面下负150mm的做法,目的是防止地面渗漏油的外流。
    3 食品加工和厨房等集中用火用电用气场所,火灾危险性较大,故要求采用防火分隔措施与其他部位隔开。对于人员频繁出入的防火门,规范要求设置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防火门的目的是,一旦发生火灾,确保防火门接到火灾信号后能及时关闭,以免火灾向其他场所蔓延。
    4 “一个厅、室”是指一个独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将其建筑面积限定在200㎡,是为了将火灾限制在一定的区域内,减少人员伤亡。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对地下建筑的装修材料有具体的规定,因此人防工程内部装修应按此规范执行。
4.3.2 地下建筑一旦发生火灾,与地面建筑相比,烟和热的排出都比较困难,且火灾燃烧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将人防工程的耐火等级定为一级;同时人防工程因有战时使用功能的要求,结构都是较厚的钢筋混凝土,它完全可以满足耐火等级一级的要求。
    人防工程的出入口地面建筑是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人员出入工程的咽喉要地,其防火上的安全性,将直接影响工程主体内人员疏散的安全,如果按地面建筑的耐火等级来划分,则三、四级耐火等级的出入口地面建筑均有燃烧体构件,一旦着火,对工程内的人员安全疏散会造成威胁。出入口数量越少,这种威胁就越大,为了保证人防工程内人员的安全疏散,本规范规定出入口地面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4.3.3 可燃气体和丙类液体管道不允许穿过防火墙进入另一个防火分区,只允许在一个防火分区内敷设,这是为了确保一旦发生事故。使事故只局限在一个防火分区内。
    其他管道如穿越防火墙,管道和墙之间的缝隙是防火的薄弱处,因此,穿越防火墙的管道应用不燃材料制作,管道周围的空隙应紧密填塞。其保温材料应用不燃材料。
4.3.4 楼板是划分垂直方向防火分区的分隔物;设置有防火门、窗的防火墙,是划分水平方向防火分区的分隔物。它们是阻止火灾蔓延的重要分隔物。必须有严格的要求,才能确保在火灾时充分发挥它的阻火作用。管道或管线沟如穿越防火墙或防火隔墙,与墙之间的缝隙是防火的薄弱处,因此,穿越防火墙或防火隔墙的管道应用不燃材料制作,管道周围的空隙应紧密填塞。其保温材料应用不燃材料。
4.3.5 变形缝在火灾时有拔火作用,一般地下室的变形缝是与它上面的建筑物的变形缝相通的,所以一旦着火,烟气会通过变形缝等竖向缝隙向地面建筑蔓延,因此变形缝的表面装饰层不应采用可燃材料,基层亦应采用不燃材料。 用防火墙划分防火分区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分隔,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不大于30m时,防火卷帘的宽度不应大于10m;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大于30m时,防火卷帘的宽度不应大于防火分隔部位宽度的1/3,且不应大于20m;
    2 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h;
    当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门和卷帘耐火试验方法》GB 7633有关背火面温升的判定条件时,可不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
    当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门和卷帘耐火试验方法》 GB 7633有关背火面辐射热的判定条件时,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的有关规定,但其火灾延续时间不应小于3h;
    3 防火卷帘应具有防烟性能,与楼板、梁和墙、柱之间的空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4 在火灾时能自动降落的防火卷帘,应具有信号反馈的功能。

4.4.1 防火门、防火窗是进行防火分隔的措施之一,要求能隔绝烟火,它对防止火灾蔓延,减少火灾损失关系很大,我国将防火门、窗定为甲、乙、丙三级。
4.4.2 根据近年来的火灾案例和相关规范的规定,对本条进行了修改。
    1 安全出口位于防火分区分隔处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分隔,是考虑到防火卷帘不十分可靠,在发生火灾时,有群死群伤在防火卷帘处的案例教训,故规定此款;但考虑到建筑平面布局上的需要,完全禁止用防火卷帘也不可行,故又规定当采用防火卷帘时,必须在旁边设置甲级防火门。
    2 疏散门是供人员疏散用,包括设置在人防工程内各房间通向疏散走道的门或安全出口的门。为避免在发生火灾时,由于人群惊慌拥挤而压紧内开门扇,使门无法开启,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当一些场所人员较少,且对环境及门的开启形式比较熟悉时,疏散门的开启方向可不限。防火门在关闭后能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是考虑在关闭后可能仍有个别人员未能在关闭前疏散,及外部人员进入着火区进行扑救的需要。用于疏散楼梯和主要通道上的防火门,为达到迅速安全疏散的目的,应使防火门向疏散方向开启。许多火灾实例说明,由于门不向疏散方向开启,在紧急疏散时,使人员堵塞在门前,以致造成重大伤亡。
    3 人员频繁出入的防火门,如采用常闭的防火门,往往无法保持常闭状态,且可能遭到破坏,故规定采用常开的防火门更实际、可行,但在发生火灾时,应具有自行关闭和信号反馈的功能;人员不频繁出入或正常情况下不出入人员的防火门,正常情况下可处于关闭状态,故采用常闭防火门是合适的。
    4 防护门、防护密闭门或密闭门不便于紧急情况下开启,故明确规定,在公共场所不得采用具有防火功能的防护门、防护密闭门或密闭门代替。公共场所指的是:对工程内部环境不熟悉的人均可进入的场所,如商场、展览厅、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
    对非公共场所的专用人防工程,则没有限制使用,因为工程内的工作人员对具有防火功能的防护门、防护密闭门或密闭门开启和关闭的使用比较熟悉、了解,不会发生无法开启和关闭的情况。
    5 要求常开的防火门具有信号反馈功能,是为了使消防值班人员能知道常开防火门的开启情况。
4.4.3 本条主要是针对一些大型人防工程,面积较大,考虑到使用上的需要,在确实难以采用防火墙进行分隔的部位允许采用防火卷帘代替防火墙。但本条对防火卷帘代替防火墙的设置宽度、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防火卷帘安装部位周围缝隙的封堵,以及防火卷帘信号反馈等内容作出了具体规定,其目的是提高防火卷帘作为防火分隔物的可靠性。
    防火分隔部位指的是相邻防火分区之间需要进行防火分隔的地方。

关键词: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七氟丙烷充装标准 无管网七氟丙烷 七氟丙烷瓶检验 七氟丙烷气体 检测七氟丙烷 七氟丙烷管网试验压力

相关产品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需要服务或支持?欢迎启用在线留言功能,我们将会及时反馈并为您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

安全验证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