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G541气体灭火.png

ig541 混合气体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调试 气体灭火系统图集 新林消防设备


所属分类

  IG541灭火系统又名混合气体灭火系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气体灭火系统,是环保灭火系统。IG541灭火系统的三个组侧成分均为大气基本成分,使用后以其原有成分回归空气,是哈龙灭火剂的理想替代品。不导电,在灭火过程中无分解物。IG541的无毒性反应(NOAEL)浓度为43%,有毒性反应(LOAEL)浓度为52%,IG541设计浓度一般在37%~43%之间,在此浓度内人员短时停留不会造成影响,相对安全。     

浏览量:

产品详情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

一、产品介绍

    IG541灭火系统又名混合气体灭火系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气体灭火系统,是环保灭火系统。IG541灭火系统的三个组侧成分均为大气基本成分,使用后以其原有成分回归空气,是哈龙灭火剂的理想替代品。不导电,在灭火过程中无分解物。IG541的无毒性反应(NOAEL)浓度为43%,有毒性反应(LOAEL)浓度为52%,IG541设计浓度一般在37%~43%之间,在此浓度内人员短时停留不会造成影响,相对安全。     

二、产品参数

产品型号:80L、90L

系统形成:管网型

产品结构:单元独立/组合分配(和管网七氟丙烷系统结构原理一样)

储压方式:高压储存

适用场所:各类高低压、变配电房、档案库、通讯光缆机房、机站、计算机房、监控机房、发电机房、电源机房等各类不适宜用水灭火的 A、B、C类场所

基坑工程施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结合现场条件和周边环境保护要求、气候等情况,编制支护结构施工方案。临水基坑施工方案应根据波浪、潮位等对施工的影响进行编制,并应符合防汛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
6.1.2 基坑支护结构施工应与降水、开挖相互协调,各工况和工序应符合设计要求。
6.1.3 基坑支护结构施工与拆除不应影响主体结构、邻近地下设施与周围建(构)筑物等的正常使用,必要时应采取减少不利影响的措施。
6.1.4 支护结构施工前应进行试验性施工,并应评估施工工艺和各项参数对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应根据试验结果调整参数、工法或反馈修改设计方案。
6.1.5 支护结构施工和开挖过程中,应对支护结构自身、已施工的主体结构和邻近道路、市政管线、地下设施、周围建(构)筑物等进行施工监测,施工单位应采用信息施工法配合设计单位采用动态设计法,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及预防风险措施,并可通过采用设置隔离桩、加固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反压与配合降水纠偏等技术措施,控制邻近建(构)筑物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
6.1.6 施工现场道路布置、材料堆放、车辆行走路线等应符合设计荷载控制要求;当设置施工栈桥时,应按设计文件编制施工栈桥的施工、使用及保护方案。
6.1.7 当遇有可能产生相互影响的邻近工程进行桩基施工、基坑开挖、边坡工程、盾构顶进、爆破等施工作业时,应确定相互间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方法,必要时应采取措施减少相互影响。
6.1.8 遇有雷雨、6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应暂停施工,并应对现场的人员、设备、材料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6.1.1 基坑工程施工前应学习和研究设计文件,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并根据设计文件、现场条件、周边环境、气候条件等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以达到保证基坑工程、地下结构安全施工和减少对基坑周边环境影响的目的。
    由于基坑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不可预见性,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中应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并建立相应的应急响应机制,配置足够的应急材料、机械、人力等资源。
    江、河、湖、海等堤坝附近基坑工程应加强对堤坝的保护。直接临水基坑工程一般需要修筑临时性围堰,创造干作业条件。筑岛施工时施工平台应注意潮汐影响,施工平台应高出最高潮水位或最高水位。
6.1.2 根据工程实践,基坑支护结构变形与施工工况有很大关系。应根据工程场地实际和设计要求,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明确支护结构施工与土方开挖、降水、地下结构施工各工序间的合理作业时间与工序控制,关键是在实际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组织施工,这对于保证基坑工程安全、减小基坑支护结构变形和环境影响意义重大。
6.1.3 支护结构在施工和拆除阶段对已施工的桩基、邻近建筑物、道路管线、地下设施等有不同影响。支护结构施工时应根据环境条件要求,采取合理的措施,如采用挤土效应较小的三轴水泥土搅拌桩隔水、地下连续墙施工时加强槽壁稳定性监测或采取槽壁加固、调整槽段宽度、选用优质泥浆,不允许进行混凝土支撑爆破的区域可采用钢支撑等。
    此外,在基坑工程与保护对象之间设置隔断屏障,对需保护的管线应采取架空保护,邻近建筑物预先进行基础加固、托换等措施也可以有效减少基坑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6.1.4 支护结构施工与场地的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应进行试验性施工,可及时发现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及问题,并能获得相关的施工参数,对之后的正式施工进行指导。避免支护结构正式施工时发生类似事故,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根据工程情况,对于环境保护要求较高的工程或地质条件较复杂的情况下,不应在原位进行试成槽;对于要求较低的工程可进行原位试成槽。
6.1.5 基坑工程施工必须采取信息施工法,对支护结构自身、已经完成的桩基、地下结构以及基坑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的沉降、位移等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信息及时调整施工方案、施工工序或工艺。
    随着近年来基坑工程规模日益扩大,基坑工程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容忽视。一般情况下,若基坑开挖深度超过相邻建(构)筑物的基础底标高,或在原有桩基、地下管线附近进行开挖,或邻近有地铁、高架及老建筑、保护建筑等的,除进行监测外,还应采取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
    基坑监测测点不仅设置在基坑区域之外,往往在基坑内和支护结构上也设置了一些水位、变形等观测点。这些测点容易受到土方开挖、周边重车行走等因素的影响,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保护,这是基坑工程信息施工法的基础和前提。
6.1.6 紧邻围护墙的地面超载和施工荷载对支护结构影响很大,往往引起围护墙变形的增大,其荷载大小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予以控制。重型设备行走区域应与设计协商先行采取加固处理或按实际荷载大小、位置进行相关区域支护结构设计。地面超载包括坑外的临时施工堆载如零星的建筑材料、小型施工器材等,设计中通常按不大于20kN/m2考虑。施工荷载指在基坑开挖期间,作用在坑边或围护墙附近荷载较大且时间较长或频繁出现的荷载,如挖土机、土方车等。
    当基坑开挖深度深且设置多道支撑或基坑周边无施工场地和施工通道时,可考虑设置施工栈桥或施工平台供车辆行走与材料堆放。施工栈桥可与基坑支撑、立柱体系结合设置,也可独立设置。
6.1.7 基坑工程邻近正在进行桩基施工(主要指具有明显挤土效应的锤击式或压人式桩基施工)、基坑开挖、边坡开挖、盾构顶进时,相邻工程应通过调整施工流程,协调好各自的施工进度等,避免有害影响的产生。

 土钉墙支护施工应配合土石方开挖和降水工程施工等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分层开挖厚度应与土钉竖向间距协调同步,逐层开挖并施工土钉,严禁超挖。
    2 开挖后应及时封闭临空面,完成土钉墙支护;在易产生局部失稳的土层中,土钉上下排距较大时,宜将开挖分为二层并应控制开挖分层厚度,及时喷射混凝土底层。
    3 上一层土钉墙施工完成后,应按设计要求或间隔不小于48h后开挖下一层土方。
    4 施工期间坡顶应按超载值设计要求控制施工荷载。
    5 严禁土方开挖设备碰撞上部已施工土钉,严禁振动源振动土钉侧壁。
    6 对环境调查结果显示基坑侧壁地下管线存在渗漏或存在地表水补给的工程,应反馈修改设计,提高土钉墙设计安全度,必要时应调整支护结构方案。
6.2.2 土钉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干作业法施工时,应先降低地下水位,严禁在地下水位以下成孔施工。
    2 当成孔过程中遇有障碍物或成孔困难需调整孔位及土钉长度时,应对土钉承载力及支护结构安全度进行复核计算,根据复核计算结果调整设计。
    3 对灵敏度较高的粉土、粉质黏土及可能产生液化的土体,严禁采用振动法施工土钉。
    4 设有水泥土截水帷幕的土钉支护结构,土钉成孔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土体流失。
    5 土钉应采用孔底注浆施工,严禁采用孔口重力式注浆。对空隙较大的土层,应采用较小的水灰比,并应采取二次注浆方法。
    6 膨胀土土钉注浆材料宜采用水泥砂浆,并应采用水泥浆二次注浆技术。
6.2.3 喷射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作业人员应佩戴防尘口罩、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具,并应避免直接接触液体速凝剂,接触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喷射混凝土的作业区,施工中喷嘴前严禁站人。
    2 喷射混凝土施工中应检查输料管、接头的情况,当有磨损、击穿或松脱时应及时处理。
    3 喷射混凝土作业中如发生输料管路堵塞或爆裂时,必须依次停止投料、送水和供风。
6.2.4 冬期在没有可靠保温措施条件时不得施工土钉墙。
6.2.5 施工过程中应对产生的地面裂缝进行观测和分析,及时反馈设计,并应采取相应措施控制裂缝的发展。

6.2.1 土钉施工与其他工序,如降水、土方开挖相互交叉。各工序之间应密切协调、合理安排,不仅能提高施工效率,更能确保工程安全。
    土钉墙施工应按顺序分层开挖,在完成上层作业面的土钉与喷射混凝土以前,不得进行下一层的开挖。开挖深度和作业顺序应保证裸露边坡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自立。当用机械进行土方作业时,严禁边壁超挖或造成边壁土体松动。基坑的边壁宜采用小型机具或人工铲锹进行切削清坡,以保证坡面平整。
6.2.2 土钉施工中,存在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如成孔过程中遇有障碍物或成孔困难,此时可以经过调整孔位及土钉长度等工艺参数确保顺利施工,但必须对土钉承载力以及整个支护结构进行重新验算复核,确保支护结构的施工安全。
    在可塑性的黏性土、含水量适中的粉土和砂土中进行土钉施工可采用洛阳铲人工成孔;在砂层中,慎用洛阳铲人工成孔,防止土钉角度为0°或向上倾斜。
    在灵敏度较高的粉土、粉质黏土及可能产生液化的土体中进行土钉施工时,若采用振动法施工土钉,基坑侧壁土体可能发生液化现象,对支护结构产生破坏。在砂性较重的土体中进行土钉支护施工时,可能发生流土、流砂现象,应做好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采取二次注浆方法能更好地保证土钉的承载力。
6.2.3 喷射混凝土施工中易产生大量的水泥粉尘,除采用综合防尘措施外,应佩戴个体防护用品,减少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喷射作业中,喷头极易伤人,未经培训人员不得进入施工范围。
    喷射混凝土施工中发生堵管,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应经常检查维护,做到事半功倍,消除潜在危险源。喷射作业中,处理堵管是一项涉及安全的大事,绝不能草率行事。在处理堵管时应采取敲击法疏通。

关键词:

气体灭火系统图集 IG541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 环保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调试记录 气体灭火装置安装要求 消防灭火装置 气体灭火系统压力开关

相关产品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需要服务或支持?欢迎启用在线留言功能,我们将会及时反馈并为您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

安全验证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