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柜式七氟丙烷.png

柜式七氟丙烷 机房用七氟丙烷 七氟丙烷 消防 七氟丙烷灭火柜 广东胜捷消防设备


所属分类

浏览量:

产品详情


 柜式七氟丙烷

1、灭火装置简介
七氟丙烷(HFC-227ea)是一种化学方式灭火的洁净气体灭火剂。它无色、无味、低毒、不导电、 不污染被保护对象。特别是对大气臭氧层无破坏作用,(ODP 值为零)符合环保要求,是哈龙灭火剂在现阶段比较理想的替代物。该灭火剂的灭火效能高、速度快、无二次污染。 柜式七氟丙烷灭火装置是一种预制系统,成系列生产。它是一种无管网、轻便、可移动、自动灭火的消防设备,具有安装灵活方便、外形美观。灭火剂无管网损失,灭火效率高、速度快、无污染等特 点。火灾发生时,可直接向保护区内自动喷洒灭火剂,方便快捷。

 

图片上传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以下简称“预案”)的编制应遵循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明确应急职责、规范应急程序、细化保障措施。

4.2 预案的分级

    预案根据设定灾情的严重程度和场所的危险性,从低到高依次分为以下五级:

    a)一级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无人员伤亡或被困,燃烧面积小的普通建筑火灾的预案;
    b)二级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3人以下伤亡或被困,燃烧面积大的普通建筑火灾,燃烧面积较小的高层建筑、地下建筑、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重要场所等特殊场所火灾的预案;
    c)三级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伤亡或被困,燃烧面积小的高层建筑、地下建筑、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重要场所等特殊场所火灾的预案;
    d)四级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伤亡或被困,燃烧面积较大的高层建筑、地下建筑、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重要场所等特殊场所火灾的预案;
    e)五级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30人以上伤亡或被困,燃烧面积大的高层建筑、地下建筑、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重要场所等特殊场所火灾的预案。

4.3 预案的分类

    按照单位规模大小、功能及业态划分、管理层次等要素,可分为总预案、分预案和专项预案三类。

4.4 预案实施原则

    预案的实施应遵循分级负责、综合协调、动态管理的原则,全员学习培训、定期实战演练、不断修订完善。

5.1 成立预案编制工作组

    针对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为组长,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预案编制工作组,也可以委托专业机构提供技术服务,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制定预案编制工作计划,组织开展预案编制工作。

5.2 资料收集与评估

    5.2.1 全面分析本单位火灾危险性、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火灾类型及危害程度。

    5.2.2 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和火灾危险源,进行火灾风险评估。

    5.2.3 客观评价本单位消防安全组织、员工消防技能、消防设施等方面的应急处置能力。

    5.2.4 针对火灾危险源和存在问题,提出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的主要措施。

    5.2.5 收集借鉴国内外同行业火灾教训及应急工作经验。

5.3 编写预案

    5.3.1 预案应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火灾事故和影响范围分级分类编制,科学编写预案文本,明确应急机构人员组成及工作职责、火灾事故的处置程序以及预案的培训和演练要求等,编制格式参考附录A。

    5.3.2 集团性、连锁性企业应制定预案编制指导意见,对所属下级单位提出明确要求。下级单位应编制符合本单位实际的预案。

    5.3.3 单位应编制总预案,单位内各部门应结合岗位火灾危险性编写分预案,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应编写专项预案。

    5.3.4 分班作业的单位或场所应针对不同的班组,分别制定预案和组织演练。

    5.3.5 经营单位应针对营业和非营业等不同时间段,分别制定编写预案和组织演练。

    5.3.6 多产权、多家使用单位应委托统一消防安全管理的部门编制总预案,各单位、业主应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分预案。

    5.3.7 鼓励单位应用建筑信息化管理(BIM)、大数据、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制定数字化预案及应急处置辅助信息系统。

5.4 评审与发布

    5.4.1 预案编制完成后,单位主要负责人应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依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其他有关文件对预案进行评审。

    5.4.2 预案评审通过后,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以正式文本的形式发放到每一名员工。

5.5 适时修订预案

    预案修订工作应安排专人负责,根据单位和场所生产经营储存性质、功能分区的改变及日常检查巡查、预案演练和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预案,确保预案适应单位基本情况。

6.5.1 说明单位名称、地址、使用功能、建筑面积、建筑结构及主要人员等情况,还应包括单位总平面图、分区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疏散示意图等。各类图纸制图要求如下:

    a)单位总平面图应体现本单位的总体布局,标明其地理位置,周边300m~500m范围内的重要建筑、公共消防设施、微型消防站、区域联防组织等情况说明,内部主要建筑、设备、通道的毗连情况,消防水源、消火栓分布以及要害部位的所在位置,对不同危险级别的区域应用不同颜色区分警示。对于生产企业,应标明以下内容:

    1)生产、管理和生活区域;

    2)高温、有害物质和易燃易爆危险品布置区域;
    3)危险品的品名、仓储位置、储存形式和储量;

    4)常年主导风向、运输路线和附近水源。

    b)单位分区平面图应反映总平面图内某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灭火和应急疏散战斗行动部署情况,主要包括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平面布局,标明周围环境、消防水源、各种灭火器材数量的分布,水带铺设路线和人员物资疏散路线等。

    c)单位立面图应以正面和侧面投影图形式标明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外貌和灭火行动部署情况,主要包括建筑或消防设施的立面布局,水带铺设路线以及应急救援箱、微型消防站位置等内容。

    d)单位剖面图应标明建筑内部结构或比较复杂的部位灭火行动部署的情况,主要包括建筑内部的分层情况。

    e)疏散示意图应标明各安全出口、避难层、疏散通道位置以及疏散路线指示等情况说明。

6.5.2 说明单位的火灾危险源情况,包括火灾危险源的位置、性质和可能发生的事故,明确危险源区域的操作人员和防护手段,危险品的仓储位置、形式和数量等。

6.5.3 说明单位的消防设施情况,包括设施类型、数量、性能、参数、联动逻辑关系以及产品的规格、型号、生产企业和具体参数等内容。

6.5.4 生产加工企业还应说明生产的主要产品、主要原材料、生产能力、主要生产工艺及处置流程、主要生产设施及装备等内容。

6.5.5 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单位还应说明工艺处置技术小组人员情况、危险化学品的品名、性质、数量、存放位置及方式、防护及处置措施,运输车辆情况及主要的运输产品、运量、运地、行车路线和处理危险化学品物质存放处等内容,明确标注不能用水扑救或用水扑救后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危险化学品。

6.6.1 预案应设定和分析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情况,包括常见引火源、可燃物的性质、危及范围、爆炸可能性、泄漏可能性以及蔓延可能性等内容,可能影响预案组织实施的因素、客观条件等均应考虑到位。

6.6.2 预案应明确最有可能发生火灾事故的情况列表,表中含有着火地点、火灾事故性质以及火灾事故影响人员的状况等。

6.6.3 预案应考虑天气因素,分析在大风、雷电、暴雨、高温、寒冬等恶劣气候下对生产工艺、生产设施设备、消防设施设备、人员疏散造成的影响,并制定针对性措施。

6.6.4 对外服务的场所设定火灾事故情况,应将外来人员不熟悉本单位疏散路径的最不利情形考虑在内。

6.6.5 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早教中心、医院、养老院、福利院设定火灾事故情况,应将服务对象人群行动不便的最不利情形考虑在内。

6.7.1 应急组织体系

    说明应急组织体系的组织形式、构成部门或人员,并以结构图的形式展现。

6.7.2 组织机构

    6.7.2.1 预案应明确单位的指挥机构,消防安全责任人任总指挥,消防安全管理人任副总指挥,消防工作归口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并具体组织实施。

    6.7.2.2 预案宜建立在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不在位的情况下,由当班的单位负责人或第三人替代指挥的梯次指挥体系。

    6.7.2.3 预案应明确通信联络组、灭火行动组、疏散引导组、防护救护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等行动机构。

6.7.3 岗位职责

    6.7.3.1 预案应结合每个组织机构在应急行动中需要动用的资源、涉及的工作环节,按照下列要求明确每个组织机构及其成员在应急行动中的角色和职责:

    a)指挥机构由总指挥、副总指挥、消防归口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指挥调动,协调事故现场等有关工作,批准预案的启动与终止,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组织保护事故现场,收集整理相关数据、资料,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讲评;
    b)通信联络组由现场工作人员及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组成,负责与指挥机构和当地消防部门、区域联防单位及其他应急行动涉及人员的通信、联络;
    c)灭火行动组由自动灭火系统操作员、指定的一线岗位人员和专职或志愿消防员组成,负责在发生火灾后立即利用消防设施、器材就地扑救初起火灾;
    d)疏散引导组由指定的一线岗位人员和专职或志愿消防员组成,负责引导人员正确疏散、逃生; 
    e)防护救护组由指定的具有医护知识的人员组成,负责协助抢救、护送受伤人员;
    f)安全保卫组由保安人员组成,负责阻止与场所无关人员进入现场,保护火灾现场,协助消防部门开展火灾调查;
    g)后勤保障组由相关物资保管人员组成,负责抢险物资、器材器具的供应及后勤保障。

    6.7.3.2 每个行动机构承担任务的人员数量,按照最危险情况下灭火疏散需要足量确定。

    6.7.3.3 岗位人员应实行动态管理,按当日当班在位人员明确相同角色的人员分工,保证不因本人所在岗位轮班换岗造成在应急行动中无人负责。

6.7.4 应急指挥部设置

    说明单位应急指挥部的选址原则,应急指挥部一般应设在消防控制室,对消防控制室空间较小、没有现场视频传输、未设消防控制室或属室外火灾的,应急指挥部设置应考虑通风条件、足够的安全距离和良好的观察视线。

关键词:

七氟丙烷灭火柜 七氟丙烷药剂年限 七氟丙烷和气溶胶 全氟己酮与七氟丙烷 七氟丙烷灭火维保 七氟丙烷几年充装 七氟丙烷质保期几年

相关产品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需要服务或支持?欢迎启用在线留言功能,我们将会及时反馈并为您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

安全验证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