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Fire Products Center
免费服务热线
400-688-2864
产品详情
悬挂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
1系统简介
悬挂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电磁型)由灭火剂储瓶、容器阀、喷嘴、电磁型驱动装置、信号反馈装置、悬挂支架等组成,不需安装灭火剂输送管道,不需设置的储瓶间,采用悬挂或壁挂式安装,当火灾发生时,直接向防护区喷射灭火剂,灭火剂无管路损失,灭火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装置具有自动、手动两种启动方式。
2应用场所
悬挂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主要适用于以下火灾:
1) 固体表面火灾;
2) 液体火灾;
3) 灭火前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4) 电气火灾;
典型引用场所:
主要适用于电子计算机房、数据处理中心、电信通讯设施、过程控制中心、昂贵的医疗设施、贵重工业设备、博物馆和艺术馆、图书馆、档案馆、贵重物品库、应急电力设施、易燃液体存储区、洁净厂房等重点场所的消防保护,也可以用于生产作业火灾危险场所,如喷漆生产线、电器老化间、轧制机、印刷机、融化槽、烘干设备、水泥生产流程中的煤粉仓,以及船舶机舱、货舱等。特别适用于狭小空间。
悬挂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可单独设置用来保护较小空间的保护区,也可多台联用保护较大空间的保护区。
3灭火药剂
本装置以七氟丙烷(HFC-227ea)作为灭火剂。七氟丙烷以化学灭火为主,兼有物理灭火作用,无色、无味、清洁、不导电、不污染被保护对象,不会对财物和精密设施造成损坏,对大气臭氧层无破坏作用(ODP值为零),符合环保要求,在大部分保护区域,灭火浓度均低于人体的无毒性反应浓度(NOAEL浓度),对人体是安全的,是一种优秀的洁净气体灭火剂。
4、启动方式
本装置有两种启动方式:自动启动方式、手动启动方式。由于装置设置在防护区内,采用壁挂或悬挂式安装,在没有可靠保护的前提下,不应采用机械应急操作启动方式。
气体灭火报警控制系统一般配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火灾探测器。控制主机上有“自动”和“手动”转换功能(也可在防护区外单独设置转换开关),当将其置于“自动”位置时,灭火装置处于自动状态。
当只有一种探测器发出火灾信号时,控制主机启动警铃或声光报警器,通知火灾发生,但并不启动灭火装置。当两种探测器发出火灾信号时,控制主机启动警铃和声光报警器,联动关闭防护区开口,进入灭火启动延时,达到设定的延时时间后,自动启动灭火装置。如在喷放延时过程中发现不需要启动灭火装置,可按下防护区外或控制器上的“紧急停止”按钮,终止灭火指令。
当转换开关置于“手动”位置时,灭火装置处于手动状态。
在该状态下,探测器发出火灾信号,控制主机启动警铃和声光报警器,通知火灾发生,但并不启动灭火装置。此时按下防护区外或控制器上的“手动启动”或“紧急启动”按钮,可以启动灭火装置。
注意:无论控制主机处于自动或手动状态,按下“紧急启动”和“手动启动”按钮,都可启动灭火装置。
4.2.1 防火堤、防护墙的基础埋置深度应根据工程地质、冻土深度和稳定性计算等因素确定,且不宜小于0.5m。
4.2.2 储存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储罐组,防火堤堤身内侧应做防腐蚀处理。全冷冻式储罐组的防火堤,应采取防冷冻的措施。
4.2.3 采用浆砌毛石防火堤时,应做内培土。
4.2.4 防火堤、防护墙、隔堤及隔墙的伸缩缝应根据建筑材料、气候特点和地质条件变化情况进行设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伸缩缝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的规定;
2 伸缩缝不应设在交叉处或转角处;
3 伸缩缝缝宽宜为30mm〜50mm;
4 伸缩缝应采用非燃烧的柔性材料填充或采取其他可靠的构造措施。
4.2.5 防火堤内侧培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火堤内侧培土高度应与堤同高,培土顶面宽度不应小于300mm。
2 培土应分层压实,坡面应拍实,压实系数不宜小于0.90。
3 培土表面应做面层,面层应能有效地防止雨水冲刷、杂草生长和小动物破坏。面层可采用砖或预制混凝土块铺砌,砂浆灌缝,在四季常青地区,可用高度不超过150mm的人工草皮做面层。
4.2.6 土筑防火堤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筑堤材料应为黏性土;
2 堤顶宽度不应小于500mm;
3 筑堤土应分层夯实,坡面应拍实,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4;
4 土筑防火堤应设面层,并应符合本条第3款的规定。
4.2.7 钢筋混凝土防火堤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堤身及基础底板的厚度应由强度及稳定性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250mm;
2 受力钢筋应由强度计算确定并满足下列要求:
1)钢筋混凝土防火堤应双向双面配筋;竖向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水平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2)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执行;基础底板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当有垫层时,不应小于40mm,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3)堤身的最小配筋率和耐久性要求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执行。
4.2.8 砖、砌块防火堤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火堤堤身厚度应根据强度及稳定性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300mm。
2 普通砖和多孔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混凝土多孔砖的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b5;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b7.5;基础为毛石砌体时,毛石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30;浆砌应饱满密实并不得采用空心砖砌体。
3 堤顶应做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压顶在变形缝处应断开。
4 抗震设防烈度大于或等于6度的地区或地质条件复杂、地基沉降差异较大的地区宜采取加强整体性的结构措施。
5 夹芯式砖砌防火堤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
1)两侧砖墙厚度不宜小于240mm;
2)沿堤长每隔1.5m〜2.0m宜设不小于200mm厚拉结墙与两侧墙咬槎砌筑;
3)中间应填300mm〜500mm厚度的黏土,且应分层夯实,压实系数不宜小于0.90;
4)堤顶应做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压顶在变形缝处应断开。
6 砌体防火堤的耐久性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的有关规定。
4.2.9 浆砌毛石防火堤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堤身及基础最小厚度应根据强度及稳定性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500mm,基础构造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
2 毛石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30,砂浆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10,浆砌应饱满密实;
3 堤顶应做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压顶在变形缝处应断开;
4 堤身应做1︰1水泥砂浆勾缝。
4.2.10 防护墙、隔堤、隔墙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砌体防护墙、隔堤、隔墙厚度不宜小于200mm,应双面抹水泥砂浆,顶部宜设钢筋混凝土压顶,压顶在变形缝处应断开;
2 毛石防护墙、隔堤、隔墙厚度不宜小于400mm,应双面水泥砂浆勾缝,顶部宜设钢筋混凝土压顶,压顶在变形缝处应断开。
4.2.1 本规定是考虑到防火堤的抗滑、抗倾覆的要求,也考虑了基础埋深如果过浅,小动物容易从基础下打洞从而破坏防火堤的密封性。
4.2.4 我国国土辽阔,气候各不相同,地质条件各有特点,防火堤和防护墙伸缩缝的设置间距很难给出统一的规定,应由设计人员根据当地材料、气候和地质条件按有关结构设计规范确定。
4.2.6〜4.2.9 本条对防火堤的构造作出了详细的规定。规范编制组在调研中发现为数不少的砖砌防火堤,不管多高,截面都是370mm,虽然满足构造要求,但并不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故本规范强调截面设计在满足构造要求的同时,还应对砖、砌块防火堤,钢筋混凝土防火堤和浆砌毛石防火堤进行强度和稳定性计算。
4.2.10 防护墙、隔堤及隔墙由于其使用功能的特点,可不进行强度及稳定性计算,只需满足构造要求。
5.3.1 防火堤应进行截面强度计算。
5.3.2 防火堤截面强度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火堤截面强度应符合下式要求:
γ0S≤R (5.3.2-1)
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0;
S——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按本规范式5.1.2计算;
R——防火堤抗力设计值,按各现行有关规范确定。
2 防火堤截面抗震强度验算应符合下式要求:
S≤R/γRE (5.3.2-2)
式中:γRE——防火堤承载能力抗震调整系数,对于钢筋混凝土防火堤,取0.85;对于其他防火堤,取1.0;
S——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按本规范式5.1.3计算。
5.3.3 基础强度和地基承载力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
5.3.2 防火堤截面强度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具体地讲,对于砖、砌块及毛石防火堤,应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第5.4.1条和5.4.2条规定计算截面强度;对于钢筋混凝土防火堤,应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2.17条规定进行正截面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并根据第6.3节的规定进行斜截面抗剪计算。
5.3.3 防火堤地基承载力计算以及地基强度计算应分别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50007-2011第5章及第8章的有关规定。
关键词:
相关产品
暂无数据
需要服务或支持?欢迎启用在线留言功能,我们将会及时反馈并为您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400-688-2864
- 电子邮箱
- 在线留言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获取更多资讯
-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2 广州兴进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广州 粤ICP备11003482号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