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Fire Products Center
免费服务热线
400-688-2864
产品详情
内储压式气体灭火系统,是指灭火剂在贮瓶内用惰性气体进行加压贮存,系统动作时灭火剂依靠瓶组内加压气体进行输送的灭火系统。。
在使用温度范围内,这类系统的灭火剂饱和蒸气压较低,自身压力无法完成灭火剂输送,必须依靠惰性气体(氮气)增压,并依靠惰性气体(氮气)完成灭火剂输送。如七氟丙烷系统,七氟丙烷在20℃时的饱和蒸气压为0.39MPa,必须依靠氮气增压才能有效释放,一般采用内贮压方式。
10.1 火灾隐患举报投诉中心应建立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的工作档案,并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a) 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的受理情况,包括来信、来电或来访记录或录音、上级批转件、外网投诉信息等,互联网电子邮件、微博反应情况的电子文档或纸质文档;
b) 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的交办情况,包括交办人、交办时间、接收情况等;
c) 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的查处情况,包括消防监督检查情况、火灾隐患整改情况等;
d) 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的回访情况,包括对举报投诉人的回访以及处理情况满意度等;
e) 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的分析研判情况,包括每周火灾隐患数据汇总、每月或每季度分析研判报告等;
f) 其他相关文件档案。
10.2 火灾隐患举报投诉中心应建立火灾隐患举报投诉奖励档案,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奖金发放档案,包括火灾隐患有奖举报奖金发放台账、奖金发放决定、奖金发放登记表、举报投诉人身份资料、被举报投诉对象存在火灾隐患相关证明材料等;
b) 奖励会计档案,包括火灾隐患举报投诉会计核算凭证、奖金预算等。
10.3 火灾隐患举报投诉中心应落实档案管理责任,实行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定期和离任移交制度。
10.4 火灾隐患举报投诉中心应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做好各种文件、档案、资料的整理、装订和归档工作,保证档案的真实、完整、有效和安全。
6.0.1 防火隔离带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纳入外墙外保温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并应与外墙外保温工程同步施工。
6.0.2 防火隔离带的施工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不得擅自改动。施工方案应包括防火隔离带构造、样板墙要求、组成材料及主要指标、施工准备、施工流程、施工要点、主要节点做法、质量控制措施等。
6.0.3 防火隔离带保温层施工应与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层同步进行,不得先在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层中预留位置,然后再粘贴防火隔离带保温板。
6.0.4 防火隔离带保温板与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板之间应拼接严密,宽度超过2mm的缝隙应用外墙外保温系统用保温材料填塞。
6.0.5 在门窗洞口,应先做洞口周边的保温层,再做大面保温板和防火隔离带,最后做抹面胶浆抹面层。抹面层应连续施工,并应完全覆盖隔离带和保温层。在门窗角处应连续施工,不应留槎。
6.0.3 将防火隔离带加到外保温系统中应保持系统的整体性不受影响,预留位置再粘贴保温板的做法往往难以保证满粘,也会影响到系统的整体性,与两者同步施工相比施工难度更大。防火隔离带施工方法与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方法基本相同,按本条要求施工,有助于更好地保证采用防火隔离带的外墙外保温系统整体施工质量。
6.0.4 大面保温材料与隔离带材料性能存在差异,为防止界面部位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希望不同材料的拼接尽量严密。同时也会最大限度减少热桥,并防止拼缝处开裂。
6.0.5“大面压小面”,有利于提高立面平整度和垂直度,也可防止沿可能产生的裂缝往里渗水。保护层完全覆盖保温材料有利于提高系统防火性能。统一制作砂浆保护层有利于外观整齐,防止表面开裂。
7.2.1 防火隔离带及主要组成材料性能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检查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7.2.2 防火隔离带保温板与基层墙体拉伸粘结强度不应小于80kPa。
检测方法:按现行行业标准《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的规定进行现场检验。
检查数量:同工程、同材料、同施工单位不少于3处。
7.2.3 防火隔离带保温层宽度与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测量、插针法检查。
检查数量:同工程、同材料、同施工单位不少于10处。
7.2.4 防火隔离带与基层应全面积粘结。
检查方法:破损法检查。
检查数量:同工程、同材料、同施工单位不少于3处。
7.2.5 防火隔离带抹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同工程、同材料、同施工单位破损法检查。
检查数量:同工程、同材料、同施工单位不少于3处。
1 按现行行业标准《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规定的方法进行高温淋水循环和加热冷冻循环。完成所有循环后应先放置7d,再检查防火隔离带部位及防火隔离带与外墙外保温系统接缝处的外观。
2 当外观符合本规程要求时,再按现行行业标准《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规定的方法进行抗风压试验,抗风压值应为8kPa。当工程项目风荷载设计值超过8kPa时,应按实际要求确定抗风压值。
3 抗风压试验完成后,检查防火隔离带部位及防火隔离带与外墙外保温系统接缝处的外观,测定防护层与保温层拉伸粘结强度。
4 拉伸粘结强度试样尺寸应为100mm×100mm。
A.0.2 防火隔离带抗冲击性、吸水量、耐冻融、水蒸气湿流密度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试样应由保温层和防护层组成;
2 抗冲击性试样应养护14d后,再浸水7d,然后于燥养护7d。
A.0.3 防火隔离带保温板的主要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密度、吸水率、匀温灼烧性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无机硬质绝热制品试验方法》GB/T 5486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匀温灼烧性能试验的试样应在750℃下恒温0.5h;
2 导热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 防护热板法》GB/T 10294、《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 热流计法》GB/T 10295中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当发生争议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 防护热板法》GB/T 10294执行;
3 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
4 短期吸水量应按国家标准《建筑外墙外保温用岩棉制品》GB/T 25975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
5 软化系数应按现行行业标准《膨胀玻化微珠轻质砂浆》JG/T 283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
6 酸度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矿物棉及其制品试验方法》GB/T 5480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
7 燃烧性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
A.0.4 胶粘剂拉伸粘结强度、可操作时间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耐水拉伸粘结强度试样应先浸水2d,再干燥7d。
A.0.5 抹面胶浆拉伸粘结强度、压折比、可操作时间、抗冲击性、不透水性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耐水拉伸粘结强度试样应先浸水2d,再干燥7d;
2 耐冻融拉伸粘结强度试样应先冻融循环30次,再干燥7d;
3 抗冲击性、吸水量、不透水性试样应由保温层和抹面层组成;
4 抗冲击性试样应先养护14d后,再浸水7d,然后干燥养护7d;
5 吸水量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外墙外保温用膨胀聚苯乙烯板抹面胶浆》JC/T 993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
A.0.1 为统一试样制备要求,给出了耐候性试样的具体尺寸及防火隔离带的位置。为与防火隔离带实际使用情况尽可能一致,同时兼顾耐候性试验的有效性,试样的洞口部位下移了0.3m。一般情况下,耐候性试样面积不得小于本规程规定的试样尺寸。如耐候性试验后,试样出现不符合本规程规定的外观要求时,可终止试验,不再查验抗风压及拉伸粘结强度。由于防火隔离带外墙外保温系统使用了不同的保温材料,耐候性试验后再进行抗风压试验实际上提高了对构造做法的安全性要求,同时对高温淋水循环和加热冷冻循环后试样的开裂情况对系统的影响进行了进一步验证,有助于保证防火隔离带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可靠性。试验抗风压值8kPa基本上能满足我国风荷载设计标准,个别地区和项目要求较高时,可按更高要求进行,但应考虑试验仪器设备的承受能力。
A.0.2 在防火隔离带其他性能试验时,要求试样均包含饰面层,如涂料等,其主要目的是试验条件应尽可能与实际使用条件一致,不带饰面的技术性能试验也已在抹面胶浆做了规定。抗冲击性要求试样进行浸水处理后进行,是按照目前的外保温系统性能试验方法制定的,实际上是提高了要求。
A.0.3 考虑到实际火灾情况及系统防火性能试验条件,《无机硬质绝热制品试验方法》GB/T 5486中匀温灼烧性能试验要求在高温下恒温24h,通常情况下,系统防火性能试验可持续30min~60min,因此试验规定在高温下恒温0.5h,即使如此,加上升温和降温时间,试样所承受的高温时间也是比较长的,可以满足试验需要。
A.0.5 耐水、耐冻融试样干燥时间与强度值有较大关系,明确干燥时间有利于统一试验方法,便于实验室数据比对,干燥时间是按照目前的外保温系统性能试验方法制定的。
7.16.1 耐火试件的制备
试验用底板采用强度等级符合GB 50010规定的C30混凝土板,尺寸为1450mm×1450mm。防火堤防火涂料试验用底板的厚度为200mm,底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为30mm;隧道防火涂料试验用底板的厚度为150mm,底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为25mm。混凝土板的结构和混凝土板中热电偶的布置位置见图1、图2。
在7.1规定的条件下,按照施涂工艺要求,将防火堤防火涂料或隧道防火涂料均匀施涂于试验用底 板下表面至规定的厚度,然后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室内自然环境中养护,养护期规定同7.2.3。
7.16.2 耐火试件的安装
将制备好的试件置于试验炉上,使其底面一面受火,对于标准升温和HC升温的耐火试验,其受火尺寸不小于1100mm×1100mm;对于石油化工升温和RABT升温的耐火试验,其受火尺寸不小于多1300mm。试验装置见图3。
7.16.3 涂层厚度的測量
在试验用C30混凝土板下表面的涂层上测量16个点,其测量点均匀分布于涂层表面上,取所有测量点的平均值作为涂层厚度。
7.16.4 耐火性能试验及耐火极限判定
7.16.4.1 耐火性能试验
标准升温耐火试验条件按GB/T 9978.1-2008中第6章的要求进行。
HC升温耐火试验条件按GA/T 714-2007中5.1. 2的要求进行。
石油化工升温耐火试验条件按GA/T 714-2007中5.1.3的要求进行。
RABT升温耐火试验条件按GA/T 714-2007中5.1.4的要求进行。
7.16.4.2 耐火极限判定
耐火试验过程中当下列任一项出现时,则表明试件达到耐火极限:
a) 混凝土板底面上任一测温点的温度大于380℃;
b) 对于涂覆防火堤防火涂料的试件,混凝土板内30mm保护层钢筋网底面上任一测温点的温度大于250℃;
c) 对于涂覆隧道防火涂料的试件,混凝土板内25mm保护层钢筋网底面上任一测温点的温度大于 250℃。
7.16.5 耐火性能结果的表示
酎火性能以涂覆混凝土板的涂层厚度(mm)和耐火性能试验时间或耐火极限(h)来表示,并注明耐 火性能的升温方式和涂层构造方式。涂层厚度精确至1mm,耐火性能试验时间或耐火极限精确至 0.01h。
关键词:
相关产品
暂无数据
需要服务或支持?欢迎启用在线留言功能,我们将会及时反馈并为您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400-688-2864
- 电子邮箱
- 在线留言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获取更多资讯
-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2 广州兴进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广州 粤ICP备11003482号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