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内贮压七氟丙烷灭火系统.png

兴进消防七氟丙烷厂家带您了解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及其设计注意要点


所属分类

七氟丙烷作为目前用到多的气体灭火系统产品之一,具有灭火速度快、不产生二次污染、有效保障防护区的安全,本文带大家了解下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及其设计注意要点。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系统组成气体灭火剂不导电一般不造成二次污染,是扑救电子设备、精密仪器设备、贵重仪器和档案图书等纸质、绢质或磁介质材料信息载体的良好灭火剂,气体灭火在密闭的空间有良好的灭火效果。

浏览量:

产品详情


七氟丙烷作为目前用到多的气体灭火系统产品之一,具有灭火速度快、不产生二次污染、有效保障防护区的安全,本文带大家了解下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及其设计注意要点。

一、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1、系统组成

气体灭火剂不导电一般不造成二次污染,是扑救电子设备、精密仪器设备、贵重仪器和档案图书等纸质、绢质或磁介质材料信息载体的良好灭火剂,气体灭火在密闭的空间有良好的灭火效果。

2、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灭火机理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灭火原理是物理和化学反应相结合,物理作用是依靠吸收火场中热能,降低火焰温度的物理方应;化学反应是在灭火过程中七氟丙烷发生热分解产生CF3、CF2、CF3CFO和CFO等含氟自由基,这些含氟自由基与燃烧反应过程中的H、O、•OH、HO2•、•O2-、NO•等活性自由基发生反应产生CO2、H2O、HF等,从而中断燃烧过程中的化学链反应。在实际的灭火过程中,七氟丙烷气体灭火原理是通过化学和物理反应共同进行灭火,主要以化学反应为主。

3、应用范围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主要由储气瓶、瓶头阀、启动气瓶、启动瓶阀、液体单向阀、气体单向阀、安全阀、压力讯号阀、喷嘴、管道系统等组成。适用于扑救电气火灾、固体表面火灾、液体火灾、灭火前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除电缆隧道(夹层、井)及自备发电机房外。

4、系统分类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分为全淹没灭火系统和无管网灭火系统;全淹没灭火系统又分为组合分配系统和单元独立系统。组合分配系统由一套公用的灭火剂储存装置对应几套管网系统,保护多个防护区的形式;单元独立系统由一套灭火剂储存装置对应一套管网系统。保护一个防护区的,有单瓶和多瓶两种形式。无管网灭火系统不设钢瓶间,储气瓶及整个系统均设置在防护区内,不需要输送管道,启动后灭火剂通过短管经喷嘴直接喷洒向保护区,适用于较小空间的保护。

5、系统控制方式

控制方式:采用气体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其设计符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应选用灵敏度级别高的火灾探测器,管网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预制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启动方式。

6、设计过程

采用气体灭火系统保护的防护区,其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应根据防护区内可燃物相应设计灭火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经计算确定。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的防护区采用惰化设计浓度,无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和固体火灾的防护区采用灭火设计浓度。
防护区宜以单个封闭空间划分,不宜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封闭空间划分防护区,即使他们所采用的灭火设计浓度相同,甚至有部分联通,在极短的灭火剂喷放那个时间里,两个及两个以上空间难于实现灭火剂浓度的均匀分布,会延误灭火时间造成灭火失败。采用管网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800㎡,且容积不大于3600m³;采用预制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500㎡,且容积不宜大于1600m³。

7、设计注意事项

(1)按同一灭火设计体积分数、同一喷放时间进行设计”的基本原则,第一分流点到各喷头沿程长度差不应过大。30s的可控延迟喷射,保证人员安全撤离防护区,并严格控制喷射时间,七氟丙烷灭火剂灭火时分解出氢氟酸,氢氟酸具有一定的毒性以及腐蚀性,当其浓度到了一定范围时会严重的损害到设备以及人员健康,实验得出灭火剂在火灾扑灭中其喷放时间由10s减少至5s时分解产物就会减少到50%左右,因而为避免七氟丙烷灭火剂对仪器设备的腐蚀损害且快速有效的抑制扑救火灾,应一定程度的缩短其喷放时间。

(2)在管网上采用四通管件进行分流会影响分流的准确率,造成实际分流与设计计算较大差异,系统不应采用四通管件进行分流。

(3)设置场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规定在一些重要的机房、贵重设备室、珍藏室、档案库内设置,特殊重要设备主要指设置在重要部位和场所中,发生火灾后对生产、生活产生严重影响的关键设备。例如高层民用建筑内的配电室应设置气体灭火系统。

(4)气体灭火系统主要由储存容器(气瓶)、压力管道、关键零部件(管件、阀门、法兰、安全保护装置)等构成,属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管理范畴的特种设备,钢瓶及钢瓶阀门要求选用资质全的生产厂家,市场上一些小厂家的钢瓶采购比较随意,经常会出现有沙眼,容易腐蚀,钢印不全等现象,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阀头不正规易腐蚀,容易漏气,也会有很多危害。

8、结论

七氟丙烷是一种洁净灭火系统,同一般灭火系统设计过程相比,七氟丙烷的设计过程中考虑的因素较多,如喷射时间、充装密度、管网压力损失等,设计过程中需要反复进行调整。直至满足所有的设计和施工要求。同时为了确保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安全,应考虑灭火系统的优化选型和优化设计;其次,应当选择优质的产品;第三,要严格按照规范组织施工;第四,要重视系统的维护和保养;第五,要认真的组织好维护、保养人员和防护区内工作人员的培训。

规定在一个灭火器配置场所内配置的灭火器数量不应少于2具,全面修订时将“配置场所”改为“计算单元”,这样不仅更符合本规范的编制意图,而且比较合理。
    本条规定还考虑到在发生火灾时,若能同时使用两具灭火器共同灭火,则对迅速、有效地扑灭初起火灾非常有利。同时,两具灭火器还可起到相互备用的作用,即使其中一具失效,另一具仍可正常使用。英国国家标准也规定对普通楼层,每层灭火器的最少配置数量为2具。
6.1.2 本条规定每个灭火器设置点的灭火器配置数量不宜多于5具,这主要是从消防实战考虑,就是说在失火后可能会有许多人同时参加紧急灭火行动。如果同时到达同一个灭火器设置点来取用灭火器的人员太多。而且许多人都手提1具灭火器到同一个着火点去灭火,则会互相干扰,使得现场非常杂乱,影响灭火,容易贻误战机。况且一个设置点中的灭火器数量太多,亦有灭火器展览之嫌。而且为放置数量过多的灭火器而设计的灭火器箱、挂钩、托架的尺寸则会过大,所占用的空间亦相对较大,对正常办公、生产、生活均不利。
6.1.3 住宅楼的公共部位应当配置灭火器。当住宅楼每层的公共部位的建筑面积超过100m²时,需要配置1具1A的手提式灭火器;这是最低的要求:即目前可按照每100m² 配置1具1A手提式灭火器的基准执行。 随着我国灭火器产品质量标准GB4351(手提式灭火器)和GB8109(推车式灭火器)的全面修订,并分别与国际标准ISO7165(手提式灭火器)和ISO11601(推车式灭火器)接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 A类灭火级别体系修订为国际标准的A类灭火级别体系;本规范亦应与时俱进,同步修订。
    本规范对A类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包括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和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的规定)的修订,主要是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11602-1:2000《灭火器的选择与配置》,并且结合我国国情,保持规范修订前后的标准定额相当。
6.2.2 随着我国灭火器产品质量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B类灭火级别体系也修订为国际标准的B类灭火级别体系;本规范亦应与时俱进,同步修订。
    本规范对B类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包括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和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的规定)的修订,主要是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11602-1:2000《灭火器的选择与配置》,并且结合我国国情,保持规范修订前后的标准定额相当。
    目前世界各国,也包括中国,通过灭火试验的方法,仅就灭火器对A类火灾和B类火灾的灭火效能确定了灭火级别,并规定了灭火器的配置基准,而对于C类火灾(以及D类、E类)。鉴于ISO国际标准尚未确定扑灭C类火灾的标准火试模型,以及C类火灾的灭火级别目前尚难以准确测定等因素,因而至今世界各国和国际标准均无灭火器对C类火灾的灭火级别确认值,也没有关于C类火灾场所灭火器配置基准的规定。因此,灭火器的配置基准值实际上是以A类和B类灭火级别值为根据而制定的。当然,这也符合大多数火灾是A类和B类火灾的客观事实。由于C类火灾的特性与B类火灾比较接近,故按照世界各国的惯例,依据国际标准,本规范规定C类火灾场所的最低配置基准可按照B类火灾场所的最低配置基准执行。
6.2.3 本条是参考了现行国际标准ISO11602-1:2000《灭火器的选择与配置》和一些国外标准中的有关规定而制定的。对于D类火灾,鉴于其标准火试模型尚未确定且灭火器的灭火效能难以准确测定等因素,至今世界各国和国际标准均无灭火器对D类火灾的灭火级别确认值。因此,本条只能对D类火灾场所的灭火器配置基准作原则性的规定。
6.2.4 因为E类火灾通常总是伴随A类或B类火灾而发生的,所以E类火灾场所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可按A类或B类火灾场所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执行。

关键词:

七氟丙烷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新型气体灭火系统 预置式气体灭火系统 高压气体灭火厂家

相关产品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需要服务或支持?欢迎启用在线留言功能,我们将会及时反馈并为您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

安全验证
提交